河北省生態環境廳與建設銀行河北省分行簽訂了排污權資產金融服務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組織開展金融助力排污權資產賦能專項活動,開發相關綠色金融產品,配套實施優惠利率、信貸綠色通道等優惠政策,激活企業排污權資產,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河北省首批重金屬排污權交易啟動暨金融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嘉琪 攝
“我們公司參與了五種重金屬的競拍,總重量107公斤左右。”唐山匯鑫嘉德節能減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超介紹,此次重金屬排污權交易解決了該公司鋼鐵企業除塵灰集中回收綜合利用項目遲遲不能落地的問題,該項目投產后可年產高含鐵窯渣9萬噸,普通含鐵窯渣51萬噸,氯化鉀9萬噸,氧化鋅10萬噸。
在交易現場,經過5輪次電子競價,涉及固廢綜合利用、高端裝備制造、戰略儲備資源采選等方面的17個建設項目競得了重金屬排污權指標,可拉動投資108億元,開啟了河北省重金屬排污權交易的帷幕。“重金屬排污權交易的啟動,標志著我省排污權交易深化拓展,是盤活重金屬存量資源、破解項目落地制約、提升企業治污減污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必將進一步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和高效利用,支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推動綠色轉型低碳發展。”河北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服務中心主任程鳳飛介紹。
2022年,河北省積極構建排污權交易“1+3+2”政策體系,建立省市兩級政府儲備,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權為主要交易對象,搭建起了全省統一的排污權交易平臺,全年完成排污權交易2249筆,交易量4.76萬噸、交易額3.97億元,交易量、交易額分別居于全國第1位、第2位,有效保障了總投資1260億元的159個重點項目落地實施。
持續深化排污權交易改革,河北省將重金屬排污權納入交易范疇,完成了全省重金屬排污權確權工作,建立健全了政府儲備,并通過市場競價方式達成了首批交易,拓展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模式。
為確保稀缺的重金屬排污權高效利用,服務項目建設,拉動地方投資,簽約儀式現場,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各市政府、購得重金屬排污權的相關企業代表簽署了項目落地責任書,對未落實責任書要求的,將回購重金屬排污權指標,重新納入政府儲備。
一直以來,建行河北省分行高度重視、積極推進綠色金融,未來,將設立500億元專項授信額度,聯合省生態環境廳開展金融助力排污權資產賦能,通過實施優惠利率、信貸綠色通道等差異化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信貸成本,助力我省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儀式現場,建行河北省分行與河鋼集團簽訂合作協議,以排污權為抵押,達成了50億元貸款合作意向,探索了金融賦能新方式、新途徑,豐富綠色金融系列產品,努力把排污權從“沉睡的資產”變成“流動的資本”。
下一步,河北省將持續創新、率先突破,進一步優化排污權交易流程,推進排污權跨區流轉、排污權租賃,持續增強市場對資源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排污權市場交易改革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