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5日人民日報客戶端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106839/6957387
夏日來臨,在“京津冀最美濕地”衡水湖,須孚鷗、蒼鷺、斑嘴鴨、白鷺、牛背鷺、中華攀雀等40余種鳥類的寶寶相繼破殼而出,正在快樂成長。
![]() |
白鷺守護著巢中的幼鳥。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這里水草豐茂、魚類昆蟲等資源豐富,是鳥類棲息、繁育的理想之地。目前衡水湖觀測記錄到鳥類已達333種。每年春季鳥類遷徙,從2月中旬開始,持續到4月中下旬。隨后,一部分鳥類在這里進入繁殖期,在衡水湖的蘆葦叢、香蒲叢中筑巢繁衍,一直持續到8月。
湖邊濕地的蘆葦叢中,掩映著一個個蒼鷺的窩。一有動靜,蒼鷺成鳥便警惕地觀察,用身體緊緊護住幼鳥。中華攀雀在湖邊大樹上用羽毛和藤蔓編制的袋狀巢中孵化出幼鳥,每天進出喂食,防止遭到天敵的偷襲。湖中,??“夫婦”帶著一隊隊小??在水中訓練、捕食,適應環境。
![]() |
須孚鷗捕食歸來,幼鳥們嗷嗷待哺。
近年來,衡水湖不斷出臺各種保護措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成了鳥類等各種生物的樂園。“在鳥類繁殖期,我們更是加強了巡護和監測,封閉小湖隔堤確保以青頭潛鴨為代表的湖區各種鳥類不受干擾,營造良好鳥類棲息生態環境,為它們提供繁殖場所。未來3個月內,我們還能監測到大杜鵑、池鷺等鳥類幼鳥出殼。”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局濕地生態監測科科長張余廣介紹。(張學鋒、王曉、韓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