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張嘉琪)記者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7月28日召開的“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北省首批重金屬排污權交易預計可拉動投資108億元。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河北省已推動實施50余個重點減排工程,超預期完成階段減排目標,富余減排量作為生態環境資源,及時納入政府儲備,科學制定并發布鉛、汞、鎘、鉻、砷5項重金屬基準試行價格,積極推進重金屬排污權交易。6月26日,通過電子競價完成全省首批重金屬排污權交易2365千克、交易額達1128.84萬元,惠及固廢綜合利用、高端裝備制造、戰略儲備資源采選等17個建設項目,解決了鋼鐵等傳統行業除塵灰等固體廢物處置難題,預計可拉動投資108億元,進一步拓展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新模式。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加強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新聞發布會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嘉琪 攝
作為率先實施5項重金屬交易的省份,河北省積極探索,形成統一確權方法、統一減排認定、統一省級調劑、統一省級交易的“四個統一”模式,全面規范交易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生態環境資源有形化、價值化、市場化不斷推進,可以充分引導涉重金屬破產、關停、停止建設等僵尸企業退出市場,以市場方式促進減排任務的完成。省級統籌有利于生態環境資源優化配置,集中力量優先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示范等項目建設,可實現環境資源有序高效流轉,促進涉重金屬行業健康發展。重金屬排污權出讓收入按儲備來源,全部繳入相應市級國庫,用于當地重金屬防控和生態建設工作,可有效激發各地減排治污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