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9日中國新聞網
鏈接:http://www.heb.chinanews.com/shfz/20230809438112.shtml
8月8日,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 黃建 攝
中新網河北新聞8月9日電 (崔志平 黃建)8日,河北省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霍紀東在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衡水聚焦水生態治理、水生態保護等重點任務,堅持做好河湖污染防治,不斷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全市水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1月-6月份,13個國省考斷面水質穩中向好,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達11個;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今年以來,衡水市加大衡水湖生態補水力度,保障衡水湖水資源充足,共為衡水湖引水3500萬立方米。為達到“凈水入湖”目標,該市建立引水沿線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加強引水沿線水質監測及環境隱患排查工作,并封堵取締引水河渠兩側各類污水排放口,確保衡水湖引水水質達標。 同時,持續落實市、縣重點河湖斷面巡查巡視工作機制,加大對轄區內15條河渠、42個斷面巡查力度,對污染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解決。建立重點斷面日監測日通報制度,按日對自動站原始監測數據進行縱向對比分析,及時發布超標信息。堅持“人防+技防”,形成“發現問題、快速反應、有效處置”的閉環管理,確保河湖水質穩定達標。 衡水各縣市區每月對轄區內所有河、塘、溝、渠進行排查和水質監測,全年持續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對市區前進街明渠、胡堂排干、班曹店排干等4條河渠進行現場巡查,督促相關部門和縣區對河渠內水草、浮萍、垃圾進行打撈、收割,對于有往雨水管道滲漏或存在的錯接、混接、私接、滲漏等問題立即進行整改,確保市區水體長治久清。 入河排污口是陸域污染物進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閘口”,直接關系到水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安全。為確保“閘口”安全,衡水市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數,加強和規范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對全市148條、共計4084公里河渠進行“拉網式”排查,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霍紀東稱,下半年,衡水市將持續做好河湖污染防治工作,加強引水蓄水和水質監管。推動衡水湖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持續實施生態清淤、濱水帶建設、增殖放流、水生植物種植等工程。通過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逐步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