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草成林、參貝相依,成群游魚穿梭于礁石間,藻礁上爬滿各種貝類——位于河北唐山灣國際旅游島祥云灣附近海域的海洋牧場修復示范區里,一派生機盎然的海底景象。
唐山市是北方工業重鎮、鋼鐵基地,唐山東南部沿海區域工業聚集,巨輪往來。處于唐山港兩個港區之間的唐山灣國際旅游島及龍島區域卻靜謐柔美,成為“鋼城”一處勝境。
唐山灣國際旅游島及龍島區域位于渤海之濱,由菩提島、月島、祥云島、龍島、北側陸域及其周邊海域組成,海灣面積約932平方千米,海島面積約43平方千米,陸地岸線超過50千米。
游客在唐山藍灣小鎮沙灘上游玩。(受訪單位供圖)
曾幾何時,這處海灣像一顆蒙塵的明珠,入海河流水質時有超標,島體破損萎縮,部分海島魚塘蝦池密布,生態治理刻不容緩。
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唐山市生態環境部門引導企業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污,變廢為寶。灤南富瑞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春林說,公司實現年處置畜禽糞污100萬噸,糞污收集范圍輻射周邊區域,對區域地表水水質和近海水質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在治理中,唐山實施海島、岸線整治修復工程,完成養殖池塘退養還島、還灘260余萬平方米,島體和沙灘修復400余萬平方米,建成2個4A級景區。
唐山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鳳芹說,近年來,當地全域推進入海河流綜合整治,探索制定入海排污口排查技術規范和溯源監測要點,完成海灣內283個排污口整治。海灣內5條入海河流水質達標率100%,海水水質優良比例連續5年達到100%。
此外,通過投放適宜的礁體供牡蠣及海藻附著,祥云灣海域逐漸形成魚蝦蟹貝的棲息地,生物種類恢復至80種以上,藻草成林、魚蝦參貝共生的海洋生物圈逐步形成。
2009年以來,唐山海洋牧場實業有限公司持續完善貝藻礁生態系統,修復荒漠化海域9000余畝,移植大型藻類300多萬株。公司總經理張云嶺說,他們在祥云島建起“近海生態修復技術創新中心”,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合作,推進海洋生態修復。
如今的祥云島水清灘凈、鳥飛魚躍,成為熱門的旅游休閑海島,年接待游客最高達54萬人次。附近一些漁民轉型搞起休閑漁業,吃上了旅游飯。
經過不懈努力,這里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就在不久前,河北唐山灣國際旅游島及龍島區域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公布的第二批12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記者齊雷杰、趙鵬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