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河北臺 蘇杭)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我省持續加強與京津兩市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對接合作,協同推進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三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京津冀三地堅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水統籌”,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京冀兩地政府先后簽訂兩期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津冀兩地政府先后簽訂三期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2023年,京冀兩地又簽訂官廳水庫上游永定河流域生態補償協議,實現了京津水源上游潮河、白河、灤河、永定河流域生態補償全覆蓋。
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以來,我省和北京市、天津市在資金撥付、聯防聯控、流域保護、污染治理等領域持續發力,強化目標協同、多污染物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共同推動了補償目標順利實現,京津水源上游河流國考斷面優良比例達到100%。跨界斷面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流域上下游協同治理能力明顯提高,有力推動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有機統一,上下游地區合作共贏態勢顯現。
同時,我省張家口、承德兩市累計獲得密云水庫上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33.945億元,承德、唐山兩市累計獲得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29.9億元,有力推動了一批生態治理修復項目實施,為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功能區修復、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重點工作提供了資金保障。流域各市縣積極開展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及廢物資源化利用處理處置等工作,基本實現畜禽養殖科學分區和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開展“稻改旱”、節水灌溉等一系列水源涵養生態工程和節水工程,流域內生活垃圾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處理率大幅提升。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穩定達到協議設定的水質考核目標,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有力保障了京津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