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河北頻道1月24日電(記者劉桃熊)近年來,河北省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信用工作,堅持把推進生態環境信用工作作為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和有力保障,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有序有力推進生態環境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形成了“可借鑒、可復制”的河北生態環境信用管理模式。近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世彤就河北省生態環境領域信用建設情況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信用體系 引導企業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
“推進生態環境信用工作,目的是引導企業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水平,持續增強綠色高質量發展能力。”梅世彤說,河北省不斷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信用體系,將生態環境信用工作納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工作、政務服務考評和依法行政考核之中。同時,將推動信用工作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把生態環境信用管理有關要求寫入《河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河北省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以立法形式固化和推進生態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畫好‘一張圖’、謀好‘一張網’,生態環境信用工作才能行穩致遠、有效推進。”梅世彤表示,近年來,河北在深入學習國家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先后制定了多個制度文件,探索建立了“1+1+1+2”生態環境信用管理制度體系。即制定一個管理辦法——《河北省生態環境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對企業生態環境信用評價范圍、評價等級及修復程序等作了明確規定,為信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遵循;創新一項信用初評制度,即在對企業信用評價前,先實施全面幫扶體檢式評價,幫扶企業消除環境隱患,初評結果作為企業后續動態信用評級的基礎;搭建一個“互聯網+信用”平臺——“河北省企業生態環境信用管理平臺”,依托平臺省市縣三級可以實時歸集信用信息、動態開展信用評價、及時推送信用數據,為信用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服務;配套制定了《河北省企業生態環境信用初次評價標準》《河北省企業生態環境信用動態評價標準》兩項評價標準,為開展企業信用初評和動態評級提供實操依據。
優化信用管理 大力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效能
梅世彤介紹說,河北注重加強信用信息歸集,用好“1份檔案、1份清單、1份初評報告”等措施,著力夯實信用信息“基礎樁”。通過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及時歸集企業信用信息、法人信息,實時關注企業排放污染物種類及標準、治污設施狀況、排污許可、行政處罰等,形成“一企一檔”。通過信用信息清單,明確生態環境領域信用管理事項,確保信用信息能夠有效收集和規范運用。通過嚴格對照《初評標準》涉及的12類重點指標37項內容進行核查,形成初評報告,對企業存在的環境問題一次性發現指出,對企業環境管理現狀一次性評價到位。同時,將信用初評與“非現場”執法有機融合,結合分表計電、遠程執法抽查、污染源在線監測等科技監管信息,對存在環境污染風險的企業開展風險預警,切實幫助消除環境風險隱患,提升環境管理水平。
梅世彤說,河北注重加大信息公開共享力度,構建環境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充分挖掘中小企業生態環境優質信用信息,定期推送至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動降低融資成本,助力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強化雙公示信息報送,及時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上網公開,并推送至“信用河北”官網。
“河北還注重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對已完成初評的企業及時開展動態信用評價,將企業劃分為A、B、C、D、E五個信用級別,對不同級別的企業采取差異化分類監管措施。”梅世彤說,河北探索優化環境信用修復,建立健全環境信用修復“一網通辦”機制,優化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管理系統,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系統同步對接,以數字化賦能信用修復,實現無需企業申請即可自動完成信用修復,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復服務。
廣泛開展生態環境信用宣傳 營造守信守法的濃厚輿論氛圍
“將生態環境信用宣傳納入全省生態環境‘八五’普法規劃,面向執法人員、企業、社會公眾,深入宣傳生態環境信用制度政策。”梅世彤說,省生態環境廳創新碳信用信息公示,在“信用河北”網站開設“購買降碳產品企業”信息專欄,對購買降碳產品企業進行激勵性公示,培樹降碳產品價值實現典型,引導帶動公眾、企業積極參與,營造綠色低碳社會氛圍。
梅世彤介紹,省生態環境廳對黨員干部講授有關生態環境法治和信用知識,提升黨員干部法治意識和信用管理水平。多次召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信用工作培訓視頻會議,制發企業生態環境信用初評標準解析、企業生態環境信用初評報告樣本等操作指南,結合下沉企業“現場教學”,不斷提升基層執法人員專業素養,培養業務骨干。
此外,省生態環境廳編制企業生態環境信用評價材料指南,為企業較好較快完成企業信用修復提供“一站式”政策指引;組織省級信用幫扶指導,深入一線了解企業訴求,開展生態環境信用政策指導;把握世界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日、憲法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生態環境信用宣傳,營造守信守法的濃厚輿論氛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