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當前位置:首頁 > 媒體播報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從單部門到多部門 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 發布日期:2024-02-02 17:06:03
  • 訪問量:?
  • 來源: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
冀云 2024-02-02 12:16:39|2264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張嘉琪)日前,2023年度京津冀生態協同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天津市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工作已從三地單部門拓展到三地三部門(生態環境、水務水利、園林林草),未來將更大力度統籌區域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2023年度京津冀生態協同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嘉琪 攝

據了解,2023年,京津冀生態協同專題工作組不斷完善協同機制,拓展協同領域,深化協同舉措,推動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走深走實。

成功舉辦京津冀生態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全國首創“環保科技產業創新共同體”,吸納首都環保科創資源,科技賦能12條重點產業鏈綠色發展,助力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簽訂京津冀雄“生態環境監測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雄安新區工作站,天津市承擔“白洋淀富營養化三維高精度水質模擬技術應用研究”項目,科技賦能白洋淀水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跨區域河湖長聯動機制,成立“天津河湖長學院”,設立“跨界河湖長”,合作開展“跨界河長”巡河“多走一公里”活動。圓滿完成南水北調東線北延應急供水,津冀兩地共收水2.38億立方米。加強生態多樣性保護,成立“京津冀生物多樣性協同創新中心”,共同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白洋淀區野生鳥類增加到276種。


一只青頭潛鴨在白洋淀荷塘邊悠閑游弋。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鄧光韜 攝

強化源頭治理,著力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北京市2023年完成23臺燃油鍋爐清潔化改造,490蒸噸燃氣鍋爐NOX深度治理,向遠郊農村地區拓展“煤改電”工程,惠及3萬余戶群眾,助力溫暖過冬。天津市推動實施大港電廠關停替代工程,4家鋼鐵企業通過國家超低排放審核。河北省完成392個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替代、1703個無組織排放管控、435個末端提升和274個深度治理項目,完成34臺燃煤鍋爐替代整合和深度治理。北京市推動重點行業車輛電動化,新能源電動車累計推廣超74萬輛。天津市推動榮程集團225輛、天鋼聯集團120輛新能源車參與港口集疏運,港口新能源、清潔能源和國三標準排放水平及以上機械占比達到70%以上。河北省推行重點行業企業“鐵路+新能源重卡接駁”聯運、物流園區新能源重卡中轉等短途運輸模式,全省新能源重型貨車保有量達到2萬輛。推進“雙碳”工作,三地共同研究編制低碳出行碳減排量核算技術規范,統一核算流程,規范核算方法,共享核算參數,推動建立健全區域碳排放核算機制。北京市將出租車行業納入履約范圍,持續探索小客車“油換電”、氫燃料電池汽車等自愿減排機制與碳市場的銜接,通過碳市場激勵重點碳排放單位購買使用綠電,將額外購買使用的綠電排放量計算為零,大大激發了鼓勵重點排放單位消納綠電的積極性。天津市創新開展綠電碳排放核減,在重點企業開展碳交易,推動納入配額管理145家企業全部完成碳配額清繳,實現履約率連續8年100%。河北省深化降碳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發布降碳產品及碳減排項目方法學,開發降碳產品項目,降碳產品實現價值轉化。

唐鋼采用清潔運輸方式。唐鋼黨委宣傳部供圖

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實施空氣質量數據共享,津冀交接街鎮建立露天焚燒火情聯動機制,強化區域重污染過程協同應對。推進重點流域水環境聯保聯治,簽訂實施官廳水庫、密云水庫、于橋水庫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完成流域內重點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實施洋河、桑干河、永定河山峽段等河道綜合治理,強化中亭河、薊運河流域綜合治理與保護。北京市懷柔雁棲湖、天津市子牙河(紅橋區段)、河北省邯鄲沁河 (復興區段)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岸段、河北唐山灣國際旅游島及龍島區域獲評第二批全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推進土壤污染防治,以《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實施首年為契機,北京市緊抓建設用地、農用地、未利用地“三地”管控;天津市完成新一輪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排查,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續保持100%;河北省新增1721個建設用地塊完成調查評估、管控修復可以(開發)利用。落實京津冀危廢轉移“白名單”制度,推進危險廢物跨區域轉移處置合作,探索建立京津冀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工作機制,拓寬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途徑。推動執法標準銜接統一,規范執法用語,建立執法互認、源頭追溯、隊伍聯建制度,在移動源和固定源方面推進執法結果和執法處罰信息互認,共享執法數據信息1500余條。推動環評機構跨區域協同監管,共享環評機構從業和信用信息,聯合打擊環評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重大活動輻射安全協同保障,聯合開展輻射安全檢查。聯合調查跨區域生態環境信訪舉報問題,排查風險隱患,協同處理投訴舉報問題,做好區域信訪維穩工作。


沁河(復興區段)美景。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嘉琪 攝

下一步,三地將積極推動建設京津冀清潔能源、綠色產業及清潔運輸示范區,推進涉鋼產業集群提升改造,建設通達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零排放重卡貨運通道,著力破解結構性、根源性問題。堅持“三水”統籌,深入推進重點河流上下游水資源合理分配,強化入海河流“一河一策”總氮治理管控,推進生態建設修復工程,實施海洋垃圾清理行動,持續創建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發揮京津冀環保科技產業創新共同體作用,促進綠色環保新材料、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推進數字技術與綠色環保產業深度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