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聞網訊 5月30日下午,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的“河北省2023年生態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知悉,2023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為250天,占比68.5%,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3%,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為250天,占比68.5%
2023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39,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為 250天,占比68.5%;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數平均為 11 天,占比 3%。其中,張家口、承德和秦皇島三個設區市的優良天數分別為316天、306天和295天,其余設區市優良天數在211天至249天之間。河北全省PM2.5年平均濃度為38.6微克每立方米。
2023年,全省167個縣(市、區)綜合指數范圍2.05~5.54。張家口和承德市排在前20名,后20名有邯鄲、石家莊、邢臺和保定等城市。
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3%
2023年全省208個地表水國省控斷面中,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5.4%,比2022年上升1.3個百分點;IV類水質斷面比例為 14.6%,比2022年下降 1.3個百分點;無V類和劣V類水質斷面。
全省八大水系中,遼河、永定河、大清河、漳衛南運河、灤河及冀東沿海水系水質為優,子牙河、北三河、黑龍港運東水系為輕度污染。全省重點湖庫淀中,崗南水庫等14座水庫水質為優;官廳水庫、陡河水庫、邱莊水庫、洋河水庫、白洋淀和衡水湖水質良好。
此外,全省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3%,比2022年上升6.5個百分點。秦皇島市、唐山市轄區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聲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各類功能區噪聲晝間和夜間平均達標率下降
2023年,全省11個設區市晝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54.2分貝,比2022年上升1分貝,各市均為較好;夜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46.7分貝,邯鄲、承德和滄州市夜間為較好,其他市為一般。
各類功能區噪聲晝間和夜間平均達標率分別為93.7%和87.1%,與 2022年同比,晝間下降 3.3個百分點夜間下降8個百分點。
全省生態系統越來越好,發現疑似新種6種,新記錄物種百余種
2023年以來,全省生態質量指數(EQ1)為57.6,生態質量為二類,比 2022 年減少 0.72,基本穩定。11個設區市中承德、秦皇島、張家口、保定市生態質量為二類,石家莊、唐山、邢臺、衡水、滄州、邯鄲和廊坊市為三類。全省167 個縣(市、區)生態質量指數分布在24.96~74.06之間,包含五個生態質量類型,其中生態質量為一類或二類的有 49 個,占全省總面積的57.05%,比 2022 年下降1.14 個百分點。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孫倩介紹到,2023年全省完成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唐山和雄安新區等地72個縣域生物多樣性調查,全年累計調查樣線/樣點/樣方數量共計7432條(個),拍攝生態系統和各類物種照片10萬余張,收集昆蟲、大型真菌等標本1.2萬余份,發現疑似新種6種,發現新記錄物種百余種。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全球60%左右的世界級瀕危候鳥遺鷗在康巴諾爾濕地棲息繁殖,衡水湖、白洋淀野生鳥類分別增至334種、279種。
文/河青新聞網記者姚瑤 實習記者張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