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31日,京津冀生態環境科技產業金融協同發展大會暨首屆京津冀環保科技展與對接洽談會在石家莊舉行。最新的生態理念、環保治理技術、綠色金融產品等集中展示,多方共同探索生態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
本次大會由京津冀三地環境科學學會共同舉辦,以“生態共建、科技共享、產業共生、金融共贏、合力共創美麗京津冀”為主題,設置了開幕式、特約主旨報告會、專題分會場報告會、治理成果和科技產業金融展等版塊。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三地共同建立健全了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流域聯保聯治等協同工作機制,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京津冀 PM2.5 平均濃度比2014 年下降六成左右,地表水全面消除劣五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梅世彤表示,京津冀地區擁有豐富的科技資源和創新人才,三地將充分發揮綠色技術創新驅動作用,加快實施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鋼鐵、水泥、焦化等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儲能等綠色新興產業,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手段在環保領域的應用,推動數字生態文明邁出新步伐。
結合區域實際,京津冀生態協同專題工作組現場發布了50項生態環境政策和治理需求,涵蓋減污降碳、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價值轉化、科技賦能、政策創新等6個方面,指引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生態環境治理的任務方向。“污染治理進入深水區,未來要更多依靠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吳躍介紹,京津冀三地急需深化細顆粒物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臭氧污染防治,攻克總氮溯源與污染防治、高鹽高氯廢水處理、污水處理廠降本增效以及水生態保護技術,強化土壤與地下水協同治理、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提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探索新污染物治理技術和路徑。
會上,1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包括環境發展科技戰略合作、京津冀區域“無廢城市”建設、節能減污降碳資金授信等內容。河北子曰設備有限公司在光譜和質譜監測領域深耕多年,技術實力雄厚,自主研發了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等多種設備,此次與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河北科技大學簽約,合作共建河北省碳計量中心項目。河北子曰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利偉介紹,三方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針對計量的標準方法、計量器具的研制等與碳監測相關的內容,建立一個標準體系,最終形成河北特色的碳計量相關的技術指導。
在治理成果和科技產業金融展區,共有環保企業、市場主體、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55家企事業單位集中展示,推廣最新環保治理技術、企業環境治理示范項目、綠色金融產品等。
本次大會促成了128個生態環境領域的科技、產業、金融合作項目簽約,其中,大氣、水、土壤、固廢治理和生態修復類項目51個,簽約金額超過80億元;合作簽約金融授信類項目50個,授信規模達到48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