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碧波蕩漾的衡水湖上,成群結隊的大雁從湛藍的天空飛過。攝影愛好者架著“長槍短炮”守在岸邊,靜待雪雁現身。
“就在前幾天,在衡水湖觀測到了國內罕見的雪雁?!焙馑疄I湖新區資源保護局濕地生態監測科科長張余廣介紹,雪雁俗名白雁,主要繁殖于北極苔原地帶,在衡水湖是第一次被記錄到。至此,衡水湖觀測記錄到的鳥類增至335種。
作為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涂、草甸和森林完整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衡水湖一直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近期的監測數據顯示,除了大雁和雪雁之外,紅嘴鷗、花臉鴨、白琵鷺等多種候鳥也已相繼抵達衡水湖。它們在此棲息覓食,為接下來的長途飛行積蓄力量。
11月17日,大雁在衡水湖展翅飛舞。
11月17日,大雁在衡水湖展翅飛舞。
11月17日,游客在衡水湖岸觀賞紅嘴鷗。
為保障秋冬季候鳥遷徙的安全與順利,衡水濱湖新區資源保護局強化鳥類監測工作,利用先進的監測技術和設備,實時跟蹤和記錄候鳥的遷徙動態,增派巡護保護隊伍,為候鳥遷徙“保駕護航”。
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大和衡水湖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這片水域已經成為眾多鳥類的棲息天堂。據不完全統計,每年11月中旬,都會有大批豆雁、鴻雁、紅嘴鷗等60余種越冬候鳥選擇來這里停歇、覓食。衡水湖上空也因此形成了飛鳥連天、變幻莫測的“鳥浪”奇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賞并拍照留念。
11月17日,張余廣在觀測鳥群。
11月17日,兩只大白鷺在衡水湖嬉戲。
11月17日,一位攝影師正在拍攝蒼鷺。
一湖碧水,候鳥翩躚。衡水湖,猶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以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旖旎的自然風光,正不斷鋪展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畫卷。
11月17日,騎行愛好者在衡水湖環湖綠道上盡享運動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