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型貨車保有量近3萬輛,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已累計編碼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超30萬臺;正常運行的790余家排放檢驗機構均實現排放檢驗全過程監控、全過程公開……過去的一年,河北堅持“車、油、路、企”統籌,以柴油貨車為監管重點,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多措并舉打好機動車污染治理“組合拳”,走出以“綠”賦能,向“新”而行的發展之路。
非道路移動機械“邂逅”新能源
“你看到的這些裝卸貨物使用的叉車都是新能源車輛,所以我們園區雖然物流企業很多,卻聞不到汽車尾氣的味道。”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邯鄲市永年區的世創物流港,忙碌的叉車在園區內來往穿梭,世創物流港副經理謝豪男告訴記者,新能源叉車不僅環保,安全性能更好,而且充電相比使用柴油成本能夠降低大約50%。
據介紹,挖掘機、起重機、叉車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在作業時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和顆粒物,一臺工程機械的尾氣排放量相當于數十臺轎車的排放量。
邯鄲市永年區是全國最大的緊固件生產銷售集散地,2024年,緊固件產量高達710萬噸,產值500億元。當地在生產及銷售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用于場內短倒及裝卸工作,造成了作業區域內尾氣排放量較高。針對這一情況,從2022年起,邯鄲市永年區持續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替代攻堅行動。
新能源叉車是趨勢,但最開始相關的購買渠道比較少。有關部門就組織對接會,邀請全國新能源廠商來參展,很多叉車銷售企業直接把車開到我們公司門口,讓我們貨比三家做選擇。”邯鄲市兆運電力緊固件制造有限公司車間主任龐利科說,政府搭建平臺,暢通購買渠道,不僅解決了供需矛盾,還為企業爭取了最優惠的價格,同時推出“零元購”和“共享”模式,為企業減輕購置負擔。
在各種優惠政策的推動下,邯鄲市永年區新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保有量從2022年底的201臺,增長至2024年底的2414臺,位居全省縣區第一。目前,永年區非道路機械新能源使用占比已達41.92%,是省內第一個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化示范區。
“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替代后,永年區年減少氮氧化物排放可達1132.82噸,企業使用新能源機械比傳統燃油機械每臺每年節省費用3萬多元,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邯鄲市生態環境局永年區分局局長王俊杰介紹。
據了解,近年來,邯鄲市從重點行業環保績效創A、特殊功能車輛新能源化、建設中轉貨場、提升公鐵聯運效能、打造永年區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化試點等方面,著手推動移動源新能源化。截至2024年底,邯鄲市域內運營的新能源貨車約8600輛,較2023年增加約5100輛;全市新能源重型車輛注冊保有量達到5472輛,較2023年注冊新增2442輛,運輸結構調整已初見成效,對移動源源頭減排和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重型貨車變身小“氫新”
唐山市是有140多年工業史的資源型城市,重工業企業多,運輸需求大,導致當地重型柴油貨車使用量居高不下。為了減污降碳,自2021年起,唐山在全市范圍內深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開展了新能源重型卡車替代工作。
1月3日,在河鋼集團唐鋼公司干凈整潔的園區內,一隊負責廠內短倒運輸的新能源重型卡車緩緩駛過。
“雖然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家用車市場已經頗具規模,但是在重工業專業運輸領域仍存在較大拓展空間。目前,我公司場內已經替換了新能源重型卡車45輛,場外車輛替換了600余輛,公路運輸的新能源重卡的比例達到了90%以上。”河鋼集團唐鋼公司物流分公司廠內運輸主管副部長李旺對記者說。
新能源車輛購置成本高于傳統燃料貨車,那企業替代的動力在哪呢
公司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目前市場價一輛柴油國六車購置成本約40萬元,純電動重型貨車約70萬元,5年折舊期下來,電動車總成本為192萬元,燃油車總成本為226萬元,電動車較燃油車節省34萬元,并且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動車運行里程會逐年提高,購車成本也在不斷下降,長期使用成本會越來越低。
為了降低企業購置新能源重型卡車成本,解決企業購置資金難題,唐山市能源集團牽頭,搭建了新能源重卡融資租賃平臺,實施租售并舉。同時,唐山市加快推進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圍繞鋼鐵、焦化等重點行業企業和主要運輸路線,建成了“三縱一橫”充換電干線網絡。
“目前,唐山市已建成58座換電站和近3000個專用充電樁,100座換電站正在建設中,這些將有效拓展新能源重型卡車應用場景和運輸范圍。”唐山市生態環境局機動車污染防治中心主任白振宇說。
近年來,唐山市積極打造氫能與綠色低碳創新應用場景,探索推動氫燃料電池的使用,以氫能為燃料真正實現了綠色運輸的“零排放”。
據了解,氫能重型卡車吃進去的是氫排出來的卻是水。一輛載重49噸的燃油卡車行駛1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超1公斤,而氫能重型卡車這個大家伙,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0公斤。
不僅如此,加氫燃料與加柴油擁有同樣的便捷補能方式,在加氫站給重型卡車加滿氫氣僅需10分鐘,續航能力500公里左右,充分拓展了新能源車輛的使用范圍,讓節能減排新形式惠及到更遠的地方。
據統計,唐山市已累計推廣新能源重卡1.4萬余輛,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機構緊盯排放練就“火眼金睛”
尿素罐是重型柴油貨車必備的一個裝置,往里面添加柴油貨車專用尿素后,尿素水溶液經過霧化噴入排氣管中與發動機尾氣混合,可以將尾氣中有害的氮氧化合物轉化為無害的氮氣和水。而一輛重型貨車行駛一千公里需要消耗大約40公斤尿素,成本大約80元。一些貨車司機為了省錢,會存在少加或者不加尿素的行為。
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則是重型貨車環保達標監管的重要環節。為強化機動車尾氣排放監管,近日,唐山市生態環境局灤州市分局針對轄區內機動車檢測機構開展了專項檢查行動。
行動中,灤州市分局抽調經驗豐富的執法人員和專業技術骨干組成檢查小組,深入各機動車檢測機構一線,重點聚焦檢測設備的精準度與校準情況,對尾氣分析儀、煙度計等關鍵設備的參數設置、運行狀態進行仔細核查,現場比對標準氣體檢測數據,不放過任何可能影響檢測結果的細微偏差;同時,嚴格審查檢測流程的規范性,從車輛信息錄入、外觀查驗,到上線檢測的各個項目,再到檢測報告的出具,均依據相關標準逐一核對,杜絕簡化步驟、漏檢項目等違規操作。
此外,灤州市還借助先進的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檢測機構上傳的海量檢測數據進行篩查分析,快速鎖定數據異常波動的檢測樣本,為現場檢查提供有力線索,提高檢查的針對性和效率。
不只是灤州,強化排放檢驗機構日常監管是河北深入開展機動車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2024年,河北生態環境系統對排放檢驗機構實施清單式管理,建立臺賬,目前全省正常運行的790余家排放檢驗機構均已實現排放檢驗全過程監控、全過程公開。依托機動車環境監管平臺,通過遠程視頻監控、檢驗數據排查等技術手段,加大對排放檢驗機構的非現場監管。
2024年9月,河北省召開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工作動員會,利用2個月的時間在全省范圍內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弄虛作假行為,推動機動車排放檢驗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近年來,河北省各級生態環境系統精準施策、多管齊下,持續深入開展機動車污染治理工作,嚴格新生產車輛(機械)源頭管控,強化在用車執法監管,推進柴油貨車新能源替代,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綜合治理,強化油氣回收裝置運行監管,強化排放檢驗機構日常監管,不斷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幫扶指導和執法嚴管并舉,深入開展機動車特別是重型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結合車輛全生命周期使用場景,重點從‘維修—使用—排放檢驗’三個環節發力,加強對機動車維修機構、在用車使用、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的規范管理,倒逼重型車輛達標使用。同時,積極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深入拓展新能源重型貨車使用場景,推動中短距離公路運輸新能源化,從源頭上減少機動車排放造成的污染,助力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機動車污染防治處副處長谷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