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李沛涵:“你知道那些被隨手丟棄的塑料瓶,都去哪兒了嗎它們正以這樣的方式回到你身邊!”
記者來到北方最大的塑料再生基地,整個園區年回收各類廢舊物資150多萬噸,其中塑料占八成。跟隨記者一起,看看這里的工廠如何吃廢吐“金”。
河北再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君江介紹說:“我們面向京津冀地區,回收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再生可循環塑料,像奶瓶、醬油壺、醋壺、洗發水瓶,一年下來,能回收八千到一萬噸廢塑料。”
他們有40余項國家專利,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再生塑料生產線是他們成功的關鍵。百公里外運來的廢塑料從這里進入,經過破碎、清洗、分選、改性等工藝流程,變成了這種可再利用的塑料顆粒。
要問這些小顆粒能干啥,答案超乎你的想象!這些顆粒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從公園里的長椅、社區的垃圾分類桶,到城市建設的排污管道,都有它的身影。
“我覺得垃圾就是放錯地方的財富?;厥找粐崗U塑料在4000元左右,加工出來的塑料顆粒能賣到每噸6000元以上。更重要的是,回收利用1噸廢塑料能減少2.2噸碳排放,相當于節省了6噸石油,經濟效益和節能減排妥妥的雙贏?!崩罹f。
在這個塑料再生基地里,廢舊塑料從百姓的“小家”輾轉至工廠里的“大家”,經歷浴火重生,成為寶貴的再生資源,循環經濟“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