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廊坊市生態環境局三河市分局與北京市通州區生態環境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苗苗 通訊員 盧艷麗)生態環境保護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率先取得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2024年,廊坊市以推動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主線,強化與京津交界地區生態共建共享、污染聯防聯控,全力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縱深推進三地生態協同“一路生花”,讓三地交界處變“協作帶”。
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方面,廊坊市常態化抓全域控塵,以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為重點,強化日常巡查指導,對發現揚塵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或存在揚塵污染隱患的,第一時間交辦并督促落實整改。同時,督促屬地常態化做好國省縣干道及其平交道口、露天停車場、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兩側場站精細化管控措施落實,減少區域面源揚塵污染。2024年廊坊市VOCs年度減排工程全部完成。
不斷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去年一年,廊坊市共發布9次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并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期間嚴格落實企業差異化管控措施,有效減緩污染過程。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切實有效應對秋冬季攻堅工作,廊坊市與通州區召開了3次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會商會議,加強重污染天氣過程期間分析研判、信息共享,交流工作舉措及治理重點,有效推動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2024年,廊坊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281,同比下降7.4%;六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全部實現同比下降,其中PM2.5濃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PM10濃度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年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臭氧濃度1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優良天數261天,同比增加22天;重污染天3天,同比減少11天,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在水環境聯保聯治方面,廊坊市印發實施了《廊坊市2024年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明確年度目標,細化任務分工。配套制定《廊坊市2024年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廊坊市2024年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要點》等一系列專項方案,全面推動重點工作落地落實,統籌推進城鎮污染治理、工業污染治理、城鄉人居環境改善、河道綜合整治、節水能力建設、固體廢物整治、環境風險防控等工作任務,推動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據了解,廊坊市不斷健全工作機制,組織以國省控河流、入河排污口、飲用水水源地為重點開展日常監測巡查;有效運行30余座市級水質自動站,實現對全市8條國省控河流及重要支流關鍵節點的實時監控,輔助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形成“人防+技防”巡查監控體系;依托智慧生態環境大數據監管指揮平臺及生態環境執法監管網格體系,形成交辦問題、整改問題、反饋結果的全過程高效閉環管理機制。同時,對全市8條重點國控河流9個斷面超標風險因子、超標原因和解決措施逐月進行了梳理分析,形成“風險分析一覽表”。2024年,廊坊市9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Ⅳ類水體標準,優良水體比例77.8%,較年度目標提高了22.2個百分點,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超額完成國家和省年度目標任務。
為了不斷推進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執法聯動,廊坊市先后開展揚塵污染專項執法工作、涉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檢查行動、涉水企業幫扶執法行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對鍋爐使用單位、工業粉塵、VOCs排放單位、秸稈焚燒、入河排污口、施工工地等開展檢查,在重污染應急期間對工業企業停限產進行聯合檢查。2024年以來,廊坊市開展京津冀聯合執法31次、座談8次、培訓比賽4次,出動執法人員710人次,檢查企業76家,未發現環境違法問題。北三縣和通州區聯合執法5次,出動執法人員59人次,檢查企業13家,未發現環境違法問題。通武廊開展聯合執法12次,出動執法人員137人次,檢查企業24家,未發現環境違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