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楊自立)今年以來,廊坊開發區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持續發力,采取一系列精準防控措施,全力筑牢生態屏障。今年上半年,全區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29,同比下降9.87%;優良天數133天,同比增加21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在揚塵治理上,該區聚焦施工環節全流程管控,對拆除作業、棚改項目、土方拉運等重點場景實施嚴格監管,嚴格落實圍擋封閉、物料覆蓋、車輛沖洗等降塵措施。通過錯峰安排易產生揚塵的施工工序,避開靜穩、不利風向等擴散條件差的時段,加強施工機械排放監測和高空飄塵管控,從源頭上減少揚塵污染。
臭氧防控方面,各部門嚴格落實《廊坊開發區2025年度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多維度削減污染物排放。在VOCs管控上,強化相關企業排放監管,引導露天刷漆、防水、噴涂等涉VOCs工序錯峰作業,從源頭減少臭氧前體物。
該區加強移動源監管力度。晚間,對重點區域中重型車輛實施引導繞行管控,嚴禁使用“冒黑煙”等高排放工程機械;在易堵路段加大交通疏導力度,特別是早晚高峰及節假日期間,通過提高通行效率減少機動車怠速尾氣污染,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持續深化餐飲污染防控,利用在線監測平臺加強重點餐飲單位監管,確保油煙處理設備正常運行;在午間、晚間用餐高峰時段,加大對重點區域的巡查力度。
同時,該區大氣污染防治專班技術組根據每日氣象條件,調度重點道路灑水霧炮作業;午后通過“低壓扇形水幕”快速保濕路面,加強綠化帶噴淋,既降塵又增濕降溫,全力消減臭氧峰值時段的污染影響。
廊坊開發區將繼續保持污染防治高壓態勢,以更精準的舉措、更嚴密的監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讓藍天白云成為城市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