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段維佳)“我們堅持以地下水重點污染源、飲用水水源為重點,夯實工作基礎,健全工作體系,有效防控風險,全省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7月29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深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國新介紹。
加強國考點位水質管理。建立水質預警通報制度,對國考點位水質開展月度加密監測,針對惡化點位“一點一策”制定水質達標或保持方案,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加快推動水質改善。2024年,全省地下水國考區域點位Ⅴ類水比例為20%,優于國家不高于27.1%的要求。
開展“雙源”地下水調查評估。完成了市級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以及化工園區、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等重點污染源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開展了全省地下水調查項目成果集成,初步掌握了河北省“雙源”地下水環境現狀和監測能力底數。2024年,完成了13個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問題線索整改,有效保障飲水安全。
強化地下水污染源頭管控。分類開展化工園區地下水污染專項整治,強化長效機制建設,制定問題清單及整治方案,實施污染源斷源及管控修復,加快改善化工園區周邊地下水環境質量。積極推進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復試點,在精準溯源、責任認定、分區分類治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相關經驗被生態環境部在全國推廣。
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管理。完成市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省直相關部門進行了聯合審核和成果集成,形成全省“一張圖”,夯實地下水環境分區管理、分級防治基礎。日前,唐山市在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的基礎上,近期又被列入全國地下水環境分區管控試點,主要任務是探索將重點區劃定成果納入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實現地下水環境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