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石家莊8月4日電 (記者邵玉姿)記者從河北衡水濱湖新區資源保護局獲悉: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動物園與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合作開展的青頭潛鴨人工繁育與野化放歸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已成功建立穩定的青頭潛鴨自然繁育種群。
衡水湖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全球范圍內的重要繁殖地與越冬地之一。2017年,在這里監測到308只青頭潛鴨,這一發現為我國青頭潛鴨保護工作提供了關鍵支撐,使衡水湖成為推動該物種瀕危等級改善的重要研究區域。
據介紹,2022年,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北京動物園、北京林業大學合作開展青頭潛鴨就地保護研究。2024年4月,從北京動物園青頭潛鴨人工種群轉運來9只成鳥,包括5只雌鳥和4只雄鳥,在衡水湖建立了青頭潛鴨人工繁育與野化放歸研究基地,啟動物種保護創新實踐。當年,9只成鳥就自然繁育出第一代13只雛鳥。今年6月,第二代雛鳥自然繁育成功。經過兩個完整繁殖期,目前成功建立了穩定的自然繁育種群。
“在繁育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積累了涵蓋青頭潛鴨繁殖習性、棲息地需求的寶貴數據,可為全球青頭潛鴨保護提供系統性‘中國方案’,為推動該極危物種瀕危等級下調奠定基礎?!睎|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伙伴關系協定青頭潛鴨專家組主席、中國青頭潛鴨保護與監測工作組組長丁長青表示,今后將繼續探索棲息地管理優化、人鳥和諧共生模式,為全球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