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時客戶端報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生態成績單"加速上新。
過去的一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為267天,優良天數比例72.9%;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全部退出"后十"。今年上半年,河北PM2.5平均濃3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全省優良天數平均136天,同比增加20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4.9%。
2024年,河北完成營造林638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113萬畝,完成岸線修復18.51千米,濱海濕地修復1048.12公頃。十四五期間,河北完成礦山修復治理13572公頃,其中責任主體滅失礦山4436公頃,歷史遺留礦山9136公頃。
全省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比例連續三年達到80%以上,劣Ⅴ類斷面比例連續五年保持為零。形成有水河道4655公里,滹沱河等50條河道全線有水。白洋淀水質連續四年鞏固保持Ⅲ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9.2%,為近年來最好水平。26個省級美麗河湖、191條(個)"幸福河湖",串聯起人水共生的詩意畫卷。
白洋淀野生鳥類增加至296種,魚類恢復至48種,新發現19種底棲動物。
衡水湖已記錄鳥類33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彩鹮時隔15年再度現身。
南大港濕地已記錄的鳥類272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河北首個世界自然遺產。
全國16個青頭潛鴨重要棲息地中,河北占比超12.5%;全球60%以上的遺鷗在康巴諾爾濕地棲息繁殖……
一個個鮮活的數字,承載著滿滿的生態環境獲得感,更是河北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