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著全省人民的重托,滿懷著依法履職的責任和參政議政的熱情,1月19日,出席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代表委員陸續抵達石家莊,向大會報到。
抵達駐地后,省人大代表,黃驊市羊三木回族鄉羊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萬俊男從包里拿出旱堿麥面粉、村民親手制作的面花以及“捷麥19”種子,向大家展現豐收成果。
羊四村有8500多畝鹽堿地,近年通過完善水利排澇設施,持續改良鹽堿荒地,讓貧瘠的土地有了好收成。萬俊男還走訪農業專家、周邊村民,聽取更多意見,以完善自己的建議。
萬俊男建議,要對全省鹽堿地情況進行摸底,因地制宜推出好政策,同時還要從科技、人才上發力,積極培育更多適宜鹽堿地生長的優良品種。
如何把更多的“民生愿景”變為百姓的“幸福實景”,這是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點。
省人大代表、康保縣行政審批局局長李文方注意到一個民生問題:隨著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應用場景日益豐富,除求助類工單外,相關業務咨詢比重也在逐漸增加,如何進一步提高工單解決的專業性和準確性,進而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李文方建議:“搭建政務服務智能知識庫系統,作為人機交互數據流轉和知識調用的中樞以及頂層應用的‘大腦’,提供全面豐富的知識庫。”
省政協委員、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薛彥華的提案關注兒童健康發展。
“我正在參與全國婦兒辦在河北省進行的預防兒童傷害干預項目,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帶來了這份《提高防范措施 預防兒童傷害》的提案,希望全社會構建‘政府、學校、社會、家庭聯動機制’,在兒童傷害預防干預模式上下功夫。”薛彥華說。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高質量發展”成為代表委員交流時的“高頻詞”。
臨近中午,省政協委員楊征來到駐地報到。這次兩會,他提出要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完善企業、個人、政府信用信息統一征集平臺和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建立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活力,打造‘誠信河北’金字招牌。”楊征說。
省政協委員,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黨群工作部部長張子超重點關注科技創新,并帶來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礎創新,攻克“卡脖子”難題的建議。
辦完報到手續,代表委員紛紛投入大會的各項準備工作中去。大家紛紛表示,未來幾天里,一定會積極履職盡責,進一步完善議案、提案和建議,把民聲帶上兩會,為扎實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更加可視可感可行作出積極貢獻。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河北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