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基層風采

    天朗氣清,抬頭,是醉人的“天空藍”;碧水泛波,四顧,是怡人的“生態綠”。近年來,如此生態美景,在衡水市民眼里,早已從“奢侈品”成為“尋常事”。

    今年1至11月份,我市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創有監測數據記錄以來歷史最低;地表水7個國考斷面水質達到目標要求,縣級市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405家企業(單位)納入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一處處可喜變化、一份份亮麗答卷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治理污染之害、霧霾之痛,加壓奮進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的堅定決心和無畏付出。

藍天白云成為常態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份,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32,在全國168個城市排名中,較去年同期上升8個位次;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優于今年目標任務11.7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創有監測數據記錄以來歷史最低,4至9月份,全市單月PM2.5平均濃度連續6個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1至11月份,全市達標天數236天,同比增加15天,優良天數占比達到70.7%,同比上升4.7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了新突破。 臭氧污染攻堅成效明顯。我市強力推進活性炭基地建設,實施河北佐英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活性炭再生項目,有效降低中小企業治理成本;全面開展涉VOCs企業治理,制訂“一企一策”,推進樹立一批標桿企業,形成帶動效應。5月2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PM2.5和O3污染協同防治“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啟動會議,特別邀請我市就駐點跟蹤研究組織管理做典型發言。據統計,今年1至11月份,我市以O3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為138天,同比減少15天,因O3為首要污染物且超標天數為45天,同比減少18天。

     PM10平均濃度大幅下降。全市所有建筑工地嚴格落實八個標準,安裝視頻監控和PM10在線監測設備;嚴格落實《衡水市人大常委會關于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嚴厲打擊違法燃放行為,重點時段全市空氣質量改善明顯;開展“嚴控露天焚燒、徹底清除隱患”集中攻堅月活動,7月6日至10月15日連續102天無火點,總體管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據統計,今年1至11月份,全市PM10平均濃度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9%。

    應急減排更加科學化。為避免生態環境領域“一刀切”,我市在2020年大氣污染源清單排查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應急減排清單修訂,全市涉氣工業企業完成“一廠一策”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全市推動績效評級調整,共確定A、B級及引領性企業147家;動態調整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列入正面清單企業(單位)達405家;制訂《衡水市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有效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攻堅、持續深化產業結構綠色轉型攻堅等6個方面、27項具體工作任務。

    治本攻堅,重點突破,全市上下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曾經的高頻詞“霧霾”出現得越來越少,藍天白云成為了常態。

碧水長流潤澤湖城

    冬日的衡水湖畔、滏陽河邊,碧波蕩漾的靈動生態依然令人流連忘返。

    今年1至11月份,我市斷面水質穩中向好,地表水7個國考斷面水質達到目標要求,縣級市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聚焦“三水共治”,我市進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加速水生態修復,加強水資源保護,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加強重點河湖監管。我市落實市、縣重點河湖斷面巡查巡視及水質自動站數據分析報告預警工作機制,按照“有水監測、無水監管”的原則,對轄區內15條河渠、42個斷面共計14項巡查內容,每半天巡查一次,對污染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解決;建立自動站數據分析報告預警工作群,按日對原始數據進行縱向對比分析,及時發布超標信息;建立“發現問題、快速反應、有效處置”的閉環管理,確保河湖水質穩定達標;積極謀劃水污染防治項目,申請國家和省級資金支持,今年共計獲得中央和省級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3610萬元。

    實施衡水湖環境保護。我市完成衡水湖生態環境專項調查及安全評估,推進湖底地形及水動力平衡調查、衡水湖水生態環境健康現狀調研及承載能力分析,為科學施治提供了有力支撐;持續開展清涼江、衛千渠、滏東排河、冀碼渠等引水河道綜合整治;加密衡水湖引水通道水質監測;引水期間對衡水湖引水沿線設置13個監測點位,每日開展水質監測,并對異常數據進行即時預警、開展排查。今年以來,衡水湖考核斷面達到Ⅲ類水質。

    強化飲用水水源保護。今年我市將飲用水源環境保護工作重點向農村轉移,建立了鄉鎮級水源地清單,實施衡水市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工程;完成了2020年度城市及縣級城市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和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基本信息調查工作;推進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定期監測并向社會公開飲水安全狀況信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實施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我市建立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檔”,按季度動態更新入河排污信息、報送監管情況;統一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標準,提高規范化建設水平;按月開展入河排污口監督性監測,保障企業達標排放;組織各縣市區開展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回頭看”工作,逐一進行排污口現場執法檢查。 碧水繞城、綠水長流,水生態的持續改善不僅體現在細微的數據里,更看在老百姓的眼中,湖城的“綠色福祉”深入人心。

生態名片越擦越亮

    藍天綠地碧水,城美人和業興。生態環境是城市的另一種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我市精準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和服務質量,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生態衡水”名片越擦越亮,衡水的城市吸引力與日俱增。

    優化執法方式助力企業規范化管理。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創新開展“全企體檢、全員服務、全面預防”專項行動,共幫扶檢查企業8091家,消除問題隱患834個,實現了監管幫扶能力和企業環保治理水平的雙提升;推行“預告知+三步法、四同時”執法新模式,做深“督導幫扶監管”服務文章,幫扶企業560余家,消除問題隱患1260余個;建立“明白紙+承諾制”督導幫扶聯動機制,共發放“明白紙”1萬余張,簽訂承諾書500余份,企業規范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智慧監管有效提升服務效能。依托生態環境指揮中心,我市不斷健全完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建立了由13個一級網格、132個二級網格、4975個三級網格、6700余名網格長、1.4萬名網格員和1.2萬名網格監督員組成的縣、鄉、村三級環境監管網絡,著力提升環境治理信息化、精準化、智能化監管水平;充分利用分表計電、在線監測、遠程執法、環境執法監管平臺等多種科技手段,加強重點行業企業監管,完善污染源自動監測工作制度和第三方運維監督約束機制,建立“非現場”執法監管網絡,不斷提升環境監管效能。

    扎實開展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工作。我市對3482家重點行業企業開展重污染天氣應對和績效分級專項幫扶,確定19家A級企業、94家B級企業、34家引領性企業。市生態環境局堅持與氣象部門每日會商,秋冬季期間每周一通過“生態衡水”官微向社會推送未來10天空氣質量趨勢分析,指導企業提前安排調整生產計劃。截至12月15日,全市重污染天氣預警時長同比2020年減少304小時。

    實施差異化管控,規范輕微違法免罰。我市全面推進正面清單制度化建設,規范差異化管控措施,擴大正面清單范圍,全市共405家企業(單位)納入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真正實現對清單企業少打擾、免打擾;明確12種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情形,建立輕微違法問題整改閉環管理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起免于處罰輕微違法問題。

    環境美不美、生態好不好,事關人民幸福和永續發展。

    如今,衡水的生態建設深入人心,生態紅利持續釋放,生態環境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站在新起點,我市將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點工程,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讓衡水人民在天藍地綠水秀中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電腦版回到頂部
版權所有: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冀ICP備10208358號-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