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曲周:河長制落地生根成效豐碩
來源:邯鄲 時間:2023-01-31
邯鄲市曲周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系統思維、強化頂層設計、突出問題導向、實施專班攻堅,大力落實河長責任。2022年,較好地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河渠治理目標,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曲周縣擁有干、支、斗、毛等各類河渠998條1476公里,是邯鄲東部河渠水網最密、水利工程較多的縣。該縣聚焦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改善和水生態修復等問題,主動落實總河長責任,召開現場辦公會28次、專題調度會3次,頒布縣總河長1、2號令,壓緊壓實各級河長責任,實現一河一檔全覆蓋,確保河有人管、事有人干,上下一股勁、整體一盤棋工作格局。組織曲周縣水利、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編制《曲周縣基層河長履職細則》《曲周縣全面落實河長制績效目標測評問責辦法》等15個文件,將河長履職情況和河道治理成效納入鄉科級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和村級班子季度考核目標體系。組織相關部門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重要節點,多途徑、多形式、高頻率宣傳河長制工作,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渠、珍惜河渠、保護河渠的濃厚氛圍。
按照建設活力、魅力、實力、幸福、激情“五個曲周”奮斗目標,曲周縣系統考慮水環境治理突出問題,督導縣、鄉兩級河長累計巡河680多次,鐵腕整治“四亂”問題160個。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河渠坑塘整治一體推進,對全縣943處坑塘溝渠全部登記造冊,責任到人;對56個問題坑塘徹底整改到位,確保反饋問題見底清零。統籌工業企業清潔化改造、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城市管網建設等工作,促進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河渠面貌持續改善。
曲周縣提出“修復滏陽生態,做優全縣水環境”整體構想,按照“水清岸綠景美”要求,拆除滏陽河沿線建筑物729處22.19萬平方米,擴挖27公里,兩岸綠化45.2公里,綠色生態帶基本建成。該縣沿滏陽河兩岸,全方位打造河長制主題公園,3個碼頭文化小鎮和4個綠地景觀節點,滏陽河璀璨文化帶初見成效。與此同時,針對東南鄉鎮發展滯后現狀,提出“東南振興,水網先行”思路,對東南鄉鎮110余條河渠進行清淤治理,使該縣東南地區告別了20年用不上地表水的歷史,恢復改善農業灌溉面積1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