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創新普法形式 深入開展環境法治宣傳教育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10-26
廊坊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堅持全過程普法,創新普法形式,深入開展環境法治宣傳教育,營造出全市生態環境監管企業學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一是強化全過程普法。執法與普法同步,在環評審批、排污許可、危廢經營許可等行政許可事項辦理過程中,開展事前事中事后普法宣傳;在開展行政檢查、日常監管等執法活動中,強化對企業的法律幫扶指導,攜帶“一表、一法、一單”(入企幫扶征求意見表、法律知識宣傳頁、整改承諾單)開展好入企幫扶,確保起到幫扶教育效果。辦案與普法結合,在查處環境違法案件中,對企業存在的違法問題釋法明理;在辦理行政復議案件中,有針對性地向當事人普及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知識。
二是創新普法形式。入企執法過程中,向企業環境管理人員積極推介“廊坊生態環境發布”“廊坊生態環境”雙微平臺,鼓勵被監管企業通過新媒體的方式學習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同時,在網站、報紙、電視臺等傳統媒體的基礎上,積極加大對新媒體平臺和內容的開發力度,注重音視頻普法內容供給,特別是短視頻在普法中的應用,形成融“報、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生態環境法治傳播體系,提高生態環境普法產品供給的精準性、有效性,將生態環境普法宣傳貫徹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全過程。
三是開展系列宣傳活動。2022年、2023年聯合市司法局、市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六五環境日普法宣傳活動方案,以“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主題開展線下宣傳活動,在活動現場設置六五環境日宣傳背板、條幅、展板,分設法規咨詢、陽光投訴等區域,接受群眾環保法規咨詢、受理環境問題投訴。同時積極進行線上宣傳,開展環保知識線上有獎答題,組織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生態環境教育基地和綠色學校開展線上公眾開放、生態環境教育和環保主題歌曲傳唱展播等活動。通過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有效宣傳了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顯著成效,增強了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