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環境監測人員全力以赴筑牢環境安全防線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20-02-08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及11個駐市中心干部職工提前結束春節假期,毅然返回工作崗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嚴格執行省委、省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黨組的工作要求,迅速響應全面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筑牢環境安全防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保障。
首戰用我,請黨放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黨委靠前指揮、嚴密組織,號召干部職工發揚環保鐵軍先鋒隊精神,積極投身疫情期間環境監測工作,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11個黨總支和43個黨支部迅速行動,堅決扛起生態環境監測職責使命。
連日來,全省生態環境監測戰線黨員干部紛紛請戰,志愿到最危險、最艱苦的監測一線,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力量。他們中既有一線業務科室人員也有管理科室的同志,一封封按著紅手印的“請戰書”成了踐行初心的見證。
正月初四,保定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黨總支書記郝廣民,就開始著手部署疫情防控期間應急監測工作,成為最早投入“戰斗”的監測人員之一。隨著監測任務的增加,他又帶領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勇挑重擔。保定生態環境監測中心27名黨員全部向黨總支遞交了到監測一線、到疫情防控重點區域開展監測的申請。他們紛紛表示,抗擊疫情,首戰用我!他們愿做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面不倒的旗幟。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保定生態環境監測中心3名群眾“火線”遞交入黨申請書,懇請黨組織在疫情防控監測一線考驗自己。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按照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環境應急監測工作方案》工作要求,河北省、市兩級生態環境監測部門均組建了應急監測隊伍,以疫情防控為第一要務,切實做好空氣、地表水等相關環境質量監測工作,聚焦與疫情相關的重點區域、重點水源、重點單位,開展應急監測,嚴禁超標排放,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車不能行,人能行
衡水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有這樣一群“逆行者”,他們奔波在監測一線,密切關注著環境質量變化情況。
2月4日,在黨總支書記米同清帶領下,衡水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測人員分成4個采樣小組,開展水質斷面取樣工作。監測斷面大都臨近村莊,但部分村路已被封堵,每遇到這種情況,監測人員便下車反復說明情況,出示介紹信,解釋監測工作的重要性。
在去往一處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考核斷面監測時,車輛無法到達監測點位。米同清說,“車輛雖過不去,但只要人能過去,我們就算是步行,也要完成采樣任務”。隨后,他拎起采樣箱,帶領監測人員爬陡坡、穿小路,徒步2公里到達監測點位,開展采樣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
這樣的場景是疫情期間無數環境監測人的縮影,為了及時提供真實、準確、全面的監測數據,大家紛紛表示再苦、再累、再難也是值得的。
實戰培訓,火線練兵
疫情防控期間環境監測任務中,醫療廢水監測成了重中之重。由于醫療廢水中關鍵監測因子是余氯,現有的人工采樣實驗室分析方法,時間周期長而且存在病原體二次傳染風險。為解決這一問題,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積極組織貨源,集中采購30臺余氯現場直讀測試儀器直接配發到各市監控中心,并派出5名同志進行技術指導。
實戰培訓,火線練兵。在醫療機構醫療廢水接觸消毒池出口,省、市應急監測技術人員進行實樣監測培訓。如何采樣、分析,怎樣處置樣品,個人防護注意哪些……通過手把手教和實戰操作,各地應急監測技術人員有效掌握了疫情期間醫療廢水應急監測相關技術要求。
目前,河北省疫情防控期間環境監測工作已全面展開。截至2月5日,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累計出動車輛254臺次、612人次,巡檢空氣自動監測站239個、審核水質自動站132個,對8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現場采樣監測,未發現異常。巡查、監測醫療機構等重點單位196家,全部實現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