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媒體播報

    保護生態 美麗河北步履堅實 

    ——2017河北經濟回眸③ 

    12月5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的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塞罕壩“綠色旋風”驚艷世界——“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地球衛士獎”。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表示,塞罕壩林場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

    荒原變成林海,奇跡感天動地。習近平總書記稱贊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

    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年來,河北省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綠色發展,強化標本兼治,推進綜合治理,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良好生態環境支撐。

    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下降44.8%!10至11月,在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中,石家莊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幅排名第一。

   “藍天白云明顯增多了”,進入今年秋冬季以來,人們感覺呼吸更加清爽舒暢,“藍天幸福感”不斷提升。

    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秋冬季全省空氣質量明顯改善。11月份,11個設區市空氣質量同比均變好,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在45.23%至19.47%之間。10月1日至12月17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同期下降33%,空氣質量達到近五年來同期最好。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河北省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要指示——

“你們國內生產總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了,但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氣污染、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了,那就可以掛紅花、當英雄!”“在治理污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這一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更加強化。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及18個專項實施方案等強化措施,堅持科學治霾、協同治霾、鐵腕治霾。針對秋冬季霧霾頻發、易發重點時段,啟動“1+5”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秋冬季攻堅行動。全省各地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形成全面發力、協調聯動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態勢。

    這一年,能源消費更加清潔。

    打響劣質散煤管控“百日會戰”,對全省煤炭生產、銷售企業進行督導檢查。截至11月29日,全省抽檢燃煤企業1065家、2860批次,批次合格率為81.15%。截至12月3日,全省抽檢流通領域散煤7017個批次,取消經營網點4325戶,取締無照經營網點2399戶,停業整頓143戶,立案1207件,沒收劣質散煤9310.5萬噸。打好控煤殲滅戰,2013年至今年10月,全省累計淘汰燃煤鍋爐6.2萬多臺,完成“雙代煤”329萬戶左右,削減煤炭消費4468萬噸。

    這一年,交通運輸結構更加優化。

    今年8月15日起唐山港全面停止接受煤炭汽車集港運輸,9月30日起全面停止煤炭汽車疏港運輸。省內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在營7769座加油站點全部供應國六車用汽柴油。從今年11月1日起,除節假日外,國一、國二標準車輛禁止進入石家莊、廊坊、保定主城區。

    這一年,重污染天氣應對力度空前。

    河北省對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錯峰生產,采暖季重要城市鋼鐵產能限產50%,全省焦化企業限產30%以上,建材行業全面實施錯峰生產。全省列入2017-2018年采暖季錯峰生產的企業共5322家,8個被列入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實施錯峰生產,張家口、承德、秦皇島等未列入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城市也實施了錯峰生產,實現了全省全覆蓋。

    既治標又治本,降污染提“氣質”,今年1月1日至12月17日,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

    摒棄“黑色增長”,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5459家“散亂污”企業全部整治到位——如今,“散亂污”企業給邢臺市造成的“瘡疤”正在抹平,“美綠凈”的環境逐漸變成現實。

    今年以來,邢臺市整治“散亂污”企業,僅開發區、南和縣就減少煤炭消耗31萬噸。鐵腕整治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催生了發展新動能。“現在廠房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是以前的10倍。”河北森居木結構公司經理李文龍之前經營著一家作坊式細木工板企業,今年3月,在南和縣政府支持下,他入駐天金工業園區,轉型生產木結構房屋,產品遠銷江蘇、內蒙古等地,營業額超過7000萬元。

    過去,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重經濟增長、輕生態環境保護的現象。通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摒棄“黑色增長”,讓產業綠起來,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奮力追求綠色發展之美。

    廊坊市文安縣今年打響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3個月關停整頓人造板生產企業2000余家,取締扒皮廠、粉料廠、劈板廠等5000余家,淘汰燃煤鍋爐1529臺。真抓實干寫好“生態答卷”,帶來的是一份靚麗的經濟發展成績單:截至10月24日,文安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8.93億元,同比增長20.7%,提前68天完成一般公共預算全年收入計劃。

    堅持把推進結構調整作為治本之策,2013年1月至今年10月,全省累計壓減煉鋼產能6993萬噸、煉鐵產能6442萬噸、水泥產能6718.5萬噸、平板玻璃產能6406萬重量箱,提前超額完成“6643”工程。今年1至11月,全省工業結構持續優化,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快于規模以上工業8.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降幅比1至10月擴大0.6%。

    大力推進生態修復,燕趙大地的綠色版圖日漸擴展。

    截至12月1日,邯鄲市秋冬季新造林面積17.8萬畝。滄州市9月份啟動大運河沿線綠化工程,至12月初完成造林11萬余畝。

    守住綠水青山,收獲金山銀山。承德市加快建設百萬畝經濟林、百萬畝中藥材花海等,目前,該市京津水源地、生態農產品品牌效應逐步顯現。中捷產業園區將生態林與經濟林建設相結合,利用萬畝桑林延伸產業鏈條,增加就業崗位600多個,實現年利潤3200萬元。

    改革動真碰硬,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日益完善 

    11月14日,張家口市最低氣溫降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省環境綜合執法局駐張家口市執法檢查組接到群眾舉報:有污染企業夜間違法生產。

    “開展夜查核實!”檢查組立即出發,晚上9時30分左右,在宣化區崞村鎮小口子村東南一條山溝內“摸”到了非法生產窩點。檢查發現,生產現場堆積著大量廢舊鋼材,車間內正在生產,通紅的鐵水剛剛澆灌入模型;企業無任何手續和環保設施,廢氣直排大氣。“這是一家國家明令禁止的小煉鐵企業,設備簡陋,能耗高、污染大。”檢查組組長戎立介紹。執法人員對涉案非法冶煉窩點的生產設備進行了查封扣押,并將案件移交公安部門查處。

    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目前,37個省級執法檢查組正在全省各地晝夜不停地持續開展檢查,全力聚焦涉氣環境違法問題。

    環境執法力度空前,源于河北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

    為解決以前以塊為主的環保管理體制存在的突出問題,河北省啟動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為全國第一個省以下環保垂改試點省。今年4月28日,6個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分別在石家莊、張家口、唐山、保定、滄州、邯鄲成立,開始進行駐市環境監察;省環境監測中心、省環境綜合執法局在石家莊成立;11個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在各設區市成立。

    省環境綜合執法局重點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開展執法情況后督察,環境執法更有針對性。環境監察專員辦公室駐市監察,在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倒逼地方轉型升級上揮出利劍,確保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從9月14日開始,河北省啟動了四輪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專項督察,以確保完成“1+18”方案和“1+5”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秋冬季攻堅行動確定的各項工程任務。

    一年來,河北省改革動真碰硬,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更加完善。

    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問責條件被量化。《河北省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暫行規定》提出,問責事項分為任務型和結果型,其中,被省專項督察新發現問題超過20個,涉及問題的縣(市、區)委書記要被問責。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方式在增加。今年,河北省加快在火電等15個污染排放重點行業核發全國統一編碼的新版排污許可證,并在全國率先啟用排污許可證后監管系統,在相關企業排污口安裝二維碼標牌,公眾用手機對準二維碼輕輕一掃,就能輕易判定企業污染物排放是否達標。

    一條條河流由黨政領導出任河長,河暢水清岸綠的藍圖逐漸變為現實。今年以來,河北省全面推進河長制建設,目前共設立各級河長5萬余名,建立了河湖全覆蓋的河長組織體系。各級河長累計開展巡河、調研4萬余次,河湖管理成效初顯。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河北省改革仍在蹄疾步穩地推行。11月29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河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河北省提出,科學精準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下一步,征收環境保護稅、推進環保信用體系建設等改革,將保障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河北省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記者段麗茜)

電腦版回到頂部
版權所有: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冀ICP備10208358號-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