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打贏藍天保衛戰】一場沒有“硝煙”的消煙攻堅戰--張家口中油金鴻公司實施“氣化張家口”工程紀實
來源: 時間:2017-12-13
長城新媒體張家口12月13日訊(記者鄭世繁 張世豪 通訊員劉斌 喬莉 王嘉亮)為更好、更有效地改善張家口大氣環境質量,近年來,張家口不斷推進“氣代煤”工作,實施“氣化張家口”工程,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消煙攻堅戰,為實現張家口提出的“2022年空氣質量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空氣質量準則過渡時期第二階段標準”的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此次“氣代煤”工作的中堅力量,張家口中油金鴻天然氣公司積極參與、全力配合“藍天行動”,在做好主城區23萬戶居民供氣保障的同時,重點對油煙污染大的餐飲企業、排放超標的燃煤鍋爐整治企業、污染性大的工礦企業集中進行天燃氣推廣。
截至目前,河北建筑工程學院、中心城區中煤張煤機、河北北方學院、張家口卷煙廠、保勝新能源、251醫院等50余家單位已用上天然氣,在節省資費、節約能源,以及降低環境污染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張家口卷煙廠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使用燃氣鍋爐后,我們企業年節約燃煤可達1.3余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10余噸,氮氧化物排放90余噸,灰渣排放2600余噸。同時,“煤改氣”不僅減輕了企業污染,在降低燃料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用燃氣鍋爐后,減少了原煤和廢渣的轉運、處理費用;節省了人工費用,降低了運營成本,降低了維修成本,節省檢修時間,提高經濟效益,對我們企業來說是受益頗多。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的鍋爐房,原來這里采用燃煤鍋爐,現在改成燃氣鍋爐。記者 張世豪 攝
據河北建筑工程學院近幾年“煤改氣”的報告顯示,自2015年河北建筑工程學院采納“煤改氣”方案以來,學校采用“點供”模式,全年采暖費用為720萬元,比集中供暖要交的900萬元減少180萬元;2016年,學校接上了天然氣管道,費用比2015年又減少80萬元。
“氣代煤”后,河北北方鑄業的生產車間。張家口中油金鴻供圖
河北北方鑄業有限公司也是“氣代煤”的受益者之一,這是張家口較早一批進行“氣代煤”的企業,河北北方鑄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龍說:“過去使用燃煤燒制模具,由于粉塵和污染都比較大,溫度不好控制,產品產量和質量受到影響,而且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燃氣加熱鍋爐全程電子控制加熱,可以對爐內溫度進行精確自動控制,升溫速度快,爐內溫度均勻,用燃氣燒制的鑄件模具外殼不僅漂亮干凈,而且還簡化了人工打磨程序,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高。我們的生產和銷售形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好。”
高質量的產品也得到市場的認可,一些外國客戶到廠內考察,聽說這里是“無煤工廠”,紛紛簽下訂單。
此外,為進一步促進張家口大氣環境質量改善,2016年,張家口中油金鴻燃氣有限公司開始涉足農村,采用“點供”模式在經開區姚家房鎮王安房村率先實施天然氣入戶工程,到目前還實施了橋東區人頭山村、尚義縣大青溝鎮移民搬遷村等工程。
據測算,近三年來,張家口主城區的用氣量逐步提升,2016年全年用氣量達4200萬方,2017年預計達到4600萬方,折合5000大卡的煤為7.82萬噸,相當于停產一個小型煤礦。
張家口中油金鴻天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亞軍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已經做實未來的規劃,到2022年冬奧會時,我們的供氣量將力爭達到8000萬方;氣化中心城區覆蓋率達到98%以上,在全市中心村力爭實現天燃氣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