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河北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
來源: 時間:2017-11-14
污染聯防聯控 生態共建共享
河北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3年來河北省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取得的成效。記者獲悉,河北省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使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生態環保方面率先實現了突破。
逐步統一排放標準
河北省發改委副主任、省協同辦常務副主任王立忠介紹說,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成立了由書記和省長任雙組長的領導機構。3年多來,河北在交通互聯、生態、產業3個領域率先實現了突破。
自今年11月1日起,河北對機動車污染治理再提標,石家莊、保定、廊坊三市對國Ⅰ、國Ⅱ排放標準的機動車實施工作日主城區限行措施,治理標準與北京看齊,處罰措施更加嚴厲。
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在發布會上介紹說:“近年來,京津冀三地治污步伐加快,標準趨于統一,其中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城市,對電力、鋼鐵、水泥、石化、有色、化工等六大行業和燃煤鍋爐統一排放標準,對重污染天氣預警和啟動應急響應統一標準,對機動車和油品質量統一標準。京津冀三地還不斷加強執法協調聯動,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今年1~10月,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65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同期降低37.5%,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系統修復山水林田湖草
3年多來,河北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切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殷廣平介紹說,按照“一線”“一弧”“兩水系”的總體布局,河北以張家口、承德、保定國家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試點為抓手,謀劃推進了一批生態修復項目,努力打造綠色奧運廊道、環首都生態安全屏障、永定河潮白河水源涵養功能區和壩上防風固沙區,促進京津冀生態修復和生態環境好轉。
推進生態環境共建共享,京津冀三地還在水源涵養區開展跨地區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目前,河北已與天津市正式簽訂了《關于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的協議》,獲得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每年3億元,天津、河北兩省(市)配套資金各1億元均已到位,現已下達生態補償金4.98億元,用于灤河流域潘大水庫清網清魚過程中漁民的補償。
此外,為保障北京2022年冬奧會,河北省張家口市確定了10個方面2404個治理工程,確保大氣環境質量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