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媒體播報

藍天白云下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游客在天安門廣場舉著自拍桿、架著手機,自拍留影。

對于生活在北京的民眾來說,2017年的冬天著實讓人喜出望外。這個冬季藍天明顯增多,給人們帶來空前的幸福感。出租車師傅侯先生說,“前幾年一到采暖季,空氣質量嚴重下降,每天都是霧蒙蒙的,讓人打不起精神。現在好了,天天幸福感爆棚。”

不僅是北京,去年全國整體空氣質量都大幅改善。環保部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9.6%、34.3%、27.7% ;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下降達35.6%。

至此,備受關注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目標全面實現,藍天保衛戰第一階段成功收官。而接下來將是一場更為艱難與持久的攻堅戰。

首戰告捷

2013年9月,國務院頒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2016年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十條”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報告稱,多數省份展示提前實現終期目標的勢頭。而北京要達到“大氣十條”規定的目標,需要采用超常規手段,聯合周邊省市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

作為達標的最大難點,北京尤其引人關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長期致力于研究環境問題,曾擔任北京市安監局副局長的他對北京的環境情況尤為了解。此前他曾公開表示,北京完成“大氣十條”目標任務有困難。“有這種擔憂的不只我一人,很多環保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我觀點一致。”他告訴本刊記者。

常紀文的質疑并非毫無依據。2013年北京PM2.5平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而2016 年PM2.5 平均濃度停留在73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18%。“大氣十條”要求北京2017年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也就是說,北京要用一年的時間使PM2.5年均濃度比2016年下降18%,難度可想而知。

如常紀文所言,但凡對北京空氣質量有所研究的專家學者大都持此觀點,認為北京難以完成“京60”等系列目標。

一位接近環保部的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大家一度對‘京60’目標的實現不抱希望,曾把北京全年空氣質量確保達到70微克/立方米以下、力爭達到63至64微克/立方米的水平作為努力的目標。”可見,北京超額完成任務目標,這一仗打得并不容易。在常紀文看來,此次“大氣十條”目標全面實現,一是由于加大了治理力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天幫忙”。

一場難打的戰役

“2017年真是用了洪荒之力。”上述接近環保部人士告訴本刊記者,要達到“大氣十條”目標任務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當時我們想,效果不要太難看就行”。面對著種種不可能和不確定性,懷揣著種種疑慮,2017年伊始,一場規模浩大為期一年的“藍天保衛戰”打響了。

2017 年3 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發,明確了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城市的大氣治理任務,提出細致的要求,并設定時間表。

為更好落實《工作方案》任務要求,有效解決大氣污染防治突出問題,2017年4月,環保部宣布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被環保部視為“有史以來國家層面直接組織的最大規模”大氣督查行動。

環保部要求,此次行動主要針對七個方面進行督查,包括相關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任務情況,固定污染源環保設施運行及達標排放情況,“高架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聯網及運行情況,“散亂污”企業排查、取締情況,錯峰生產企業停產、限產措施執行情況等。

從強化督查開始,環保部幾乎每天發布督查信息曝光問題企業。環保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針對督查中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環保部實行“拉單掛賬”式管理,下發督辦通知,要求相關省、市限期反饋調查處理情況。

據本刊記者了解,2017年4月至6月,督查組在淄博市檢查后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數量為“2+26”城市中最多,被環保部約談后該市加快開展“散亂污”企業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市23314家“散亂污”企業全部完成綜合整治。其中,關停取締9523家,綜合治理13791家,占“2+26”城市總數的37.6%。

2017年9月起,環保督察力度再次升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出臺,首次針對秋冬季節大氣污染打出“1+6”組合拳,強化督查方案、巡查方案和量化問責規定三項重要舉措。

“通過強化督查,摸清了底數,建立了臺帳。尤其針對‘散亂污’企業和存在環境違法突出問題的企業進行高壓震懾,違法企業的經營風險和違法成本大幅上升。”督查組成員陳光告訴本刊記者。

“督查組來檢查后,我們及時對問題進行了整改,加大了對環保的投入力度。”山東德州金能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以前思想認識不到位,存在僥幸心理,現在意識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不沖突。

常紀文告訴本刊記者,督查起到督促地方尤其是縣鄉一級政府落實環保責任的目的,“強化督查打通了督企和督政之間的通道,解決了企業責任和政府責任落實。”

而在河北,由于責任量化,清潔取暖改造工作速度加快。2016年河北省完成“煤改氣”62萬戶,2017年完成超過250萬戶。“很多地方都是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三年的工作。”陳光說,在巡查的時候發現,很多縣長直接主管環保工作,在量化

問責的高壓下,清理燃煤鍋爐、“氣代煤”等工作行動迅速,完成情況較好。

負“重”前行

2016年發布的“大氣十條”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對“大氣十條”近幾年執行的技術路線、方向和采取的措施給予肯定。評估認為,“大氣十條”確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確,執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已經顯現。

不過,發生在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7日的跨年霾還是挫傷了環保工作者的信心,同時也讓公眾感到失望和更加焦慮。

“‘大氣十條’的成功收官,說明大氣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管用的。”常紀文告訴本刊記者,雖然成效顯著,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不平衡性還很嚴重。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全國重污染天氣高發地區。一組數據顯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六省市國土面積占全國7.2%,消耗了全國33%的煤炭,單位面積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左右。煤電占27%,原油加工占26%,機動車保有量占28%。時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2017年1月的大氣污染防治媒體見面會上說:“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大量聚集,燃煤、燃油集中排放,快速增長的機動車,是這個地區大氣污染的直接原因,也是改善的難點。”

環保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在2017年11月23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運輸為主的貨運交通結構是壓在區域空氣質量改善頭上的“三座大山”。

當人們還沉浸在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喜悅中時,2018年1月,又一次大范圍重污染天氣襲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對此,環保部組織多位專家對監測數據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在氣象條件基本相似的情況下,今年的污染程度顯著減輕,污染物峰值濃度明顯降低,重度及以上污染持續小時數也明顯減少。

“今年的重污染過程和過去有所不同,這充分說明,我們污染防治的技術路線是正確的,污染防治的成效是實實在在的。”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告訴記者。

他進一步解釋說,雖然我國空氣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國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較大,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尚未發生根本性轉變。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仍然占世界產量的50%以上,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產銷量已連續八年保持世界第一。

“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是關鍵環節。”常紀文說,一是氣象條件不太有利,二是老百姓供暖用煤。污染物排放量大并持續累積,客觀上加重了空氣污染的程度。對此,他建議下一步散煤、機動車和“散亂污”企業治理等需要重點突破。另外,要重視科學手段,搞清楚污染源頭,分析污染物從哪里來,必須通過監測,從數據里找到規律,才能出臺針對性的有效措施。在近期召開的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

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

據了解,今年將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出臺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到2020年,全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要比2015年降低18%,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這也是“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約束性指標。

電腦版回到頂部
版權所有: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冀ICP備10208358號-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