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媒體播報

 
 
作者:邸春蓮  2018-07-03 16:26:41
 

  導語:河北各地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民生工程,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創新思路,攻堅克難,堅決打贏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為全省人民創造天更藍、水更綠、土更凈的生態環境。 

  改善生態環境>> 

  確定六大攻堅任務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行動啟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從雄安新區6月28日召開的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動員大會上獲悉,即日起,雄安新區啟動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行動,結合當前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中的難點,確定六大專項攻堅任務:入河入淀排污口整治攻堅;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專項攻堅;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和廁所改造及垃圾清運排放整治攻堅;河流入淀口及淀區生態濕地建設攻堅;水產和畜禽養殖清理整頓攻堅;納污坑塘整治攻堅。

  河北秦皇島:不讓污水進河入海 

 

6月27日,無人機拍攝的秦皇島市戴河生態園的景色。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近年來,河北省秦皇島市政府重拳出擊,全方位整治水生態環境,從源頭上治污,從根本上改善河流水質,取得良好效果。據了解,目前該市已先后取締拆除涉水重污染企業115家,關停違法涉水企業106家,停產限產涉水企業51家,關停、整改臨河養殖場2317家,封堵、整治各類入河排污口1764處。在17條入海河流建立嚴格的“河長制”,形成全流域不讓污水進河入海的管理體系;濕地生態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良好。

  滹沱河支流太平河匯入主河道處已經恢復濕地生態景觀 

滹沱河被譽為石家莊市的“母親河”。鄭建衛 攝 

  6月24日,記者走在正定縣城南的滹沱河邊,時而寬闊時而蜿蜒的河水,兩岸或青翠或碧綠的樹林,金黃、粉紅、深紫的花海,無不讓人心曠神怡。舉家游玩的市民,騎行的少年,拍攝婚紗照的情侶,絡繹不絕,沉醉其中。清水綠岸,鳥鳴翠柳,魚翔淺底。美不勝收的景區,昭示出滹沱河生態的蝶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時繪制的滹沱河生態修復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

  河北廊坊:120家重點企業將安裝VOCs在線監測設備或超標報警傳感裝置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廊坊市環保部門了解到,廊坊市120家省定重點企業正在加緊安裝揮發性有機物(VOCs)在線監測設備或超標報警傳感裝置。這些企業將全部戴上排污“緊箍咒”,環保部門將隨時掌握企業污染物排放狀況,減少揮發性有機物超標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是PM2.5和臭氧污染的“前體物”。安裝在線監測設備,是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之一,已納入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考核重點內容。目前,廊坊市廣陽區、大城縣相關設備安裝完成率已分別達到80%、100%,其余縣(市、區)正在加緊推進安裝工作。為確保相關設施安裝到位,廊坊市要求,已搬遷、已停產無法安裝VOCs在線監測設備的企業,應提供相關證明、建立檔案,明確專人加強日常巡查,杜絕恢復生產。已安裝相關設施的企業,盡快完成聯網。拒不安裝監測設備的重點企業,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處罰。

  推動綠色發展>> 

  昔日鹽堿地 今日噸糧田 

中科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工作人員在試驗田內忙碌。 

  近日,“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河北項目區通過科技部驗收。2013年啟動的這一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旨在通過研發、集成、示范推廣耐鹽優質高產農作物品種等,提高環渤海低平原4000萬畝中低產田、1000萬畝鹽堿荒地的糧食增產能力。我省是“渤海糧倉”工程的主戰場,覆蓋面積占項目總面積的60%。昔日鹽堿地,今日噸糧田。5年前的目標已經照進現實,河北千萬畝中低產田上,已累計增產近百億斤豐收糧。

  河北省小麥種植節水增效綠色發展 

 

專家實地測量土地。韓毅 攝 

  為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遏制地下水超采,近年來河北省把發展節水小麥作為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要舉措,加快培育推廣節水小麥品種。通過一系列的試驗、鑒定,近年來河北省培育篩選出石麥15、石麥22、衡觀35、輪選103、邢麥7號、邯麥13、冀麥418等49個節水小麥品種,為小麥節水打下了堅實基礎。河北省還在9個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縣(市、區)設立節種、節水、節肥、節藥技術攻關田。省級每年安排200個節水小麥品種示范方,市級抓200個示范鄉鎮,縣級抓1000個示范村。層層抓示范,帶動周圍麥田春季澆水減少到不超過兩次,平均畝節水50立方米左右。節水、穩產、增效,節水小麥畝均效益增加100元以上。

  河北唐山:魚塘變荷塘帶火鄉村游 

7月1日,游客在灤縣南平莊村荷塘游覽(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17年以來,河北唐山灤縣南平莊村以加強當地陡河生態治理、清理養魚網箱為契機,將原有的千余畝魚塘改造為荷塘,栽植蓮藕2萬余株,發展以賞荷、采蓮為主題的鄉村旅游,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河北宣化區綠色理念激活發展新動能 

圖為宣化區經濟開發區內一家專用車制造企業員工在泵車裝配自動流水生產線上工作。陳曉東 攝 

  近年來,宣化區堅持綠色發展不放松,通過產業智能升級、綠色改造,促進新舊動能轉化,培育了一批穩定占有國內市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培育發展新動能。

  河北涉縣:太陽能板“爬”上太行山清潔能源助綠色發展 

 

河北涉縣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圖片來自新華社 

  近年來,河北涉縣加快推動清潔能源替代工作,充分利用太行山區光能資源和山地廣闊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助力綠色發展。僅井店鎮臺村,光伏發電項目就有20兆瓦裝機容量。據了解,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20兆瓦,投資約1.75億,現已并網發電。項目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萬噸,與同等供電量火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0.75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約4.8噸/年,二氧化硫約18噸/年,氮氧化物減排量為40噸/年,減輕了環境污染且節能減排效益明顯。

  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把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光伏發電,具有顯著的能源、環保和經濟效益,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改善了全縣的能源利用結構,大大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發展,留住了藍天白云、綠水青山。

  (長城24小時客戶端新華社、河北日報、河北發布微信公眾號、長城網等綜合)

關鍵詞: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責任編輯:邸春蓮
電腦版回到頂部
版權所有:河北省生態環境廳 冀ICP備10208358號-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