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鄭偉)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今年以來,我省以最嚴措施、最大力度推進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積極促進全省水環境質量改善。據統計,1至7月份,我省納入國家考核的74個地表水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個數為34個,比例為45.9%,高于年度目標1.3%;喪失使用功能水體斷面個數為19個,比例為25.7%,比年度目標多下降9.4%,實現了“一升一降”的目標。
今年以來,我省嚴格對照“水五十條”要求,完成了對各市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考核。對2017年考核不合格的滄州市、定州市,按照考核細則,對有關責任控制單元新增排放重點水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環評文件進行了限批;對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辛集市,除繼續進行區域限批以外,對未盡到環境保護監管責任的黨政干部實施了問責。
同時,對各市水環境質量改善和重點工作任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按月逐一進行了整理和通報,并由省環保廳代表省政府對今年以來水污染防治問題較為突出的石家莊、滄州、邢臺三市進行了約談,對石家莊市藁城區、趙縣、循環化工園區,滄州市黃驊市、滄縣、青縣、中捷產業園區,邢臺市柏鄉縣、寧晉縣等9個縣(市、區)和園區增加水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實施了區域限批。
在此基礎上,我省還通過經濟、行政手段并用,按月扣繳流域生態補償金。1至6月份,共扣繳生態補償金19410萬元。其中,按扣繳額度排在前三名的是:邢臺9000萬元、石家莊2310萬元、滄州2040萬元。
經過這些措施的綜合治理,1至7月份,我省32個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均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為100%;26處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總體穩定,與基準相比,20處穩定,6處趨好;近岸海域考核站位達到或好于二類(優良)水質比例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