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鄭偉)記者從9月4日省環保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境內大清河、子牙河、黑龍港及運東三大流域水污染物有了排放標準,標準將于今年10月1日實施。這些排放標準屬于強制性地方標準,所有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
我省制定的《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黑龍港及運東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省政府批準。這三項標準充分考慮我省實際,特別是充分考慮到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有關要求,部分指標嚴于國家指標要求。
近年來,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水資源缺乏,水污染形勢嚴峻,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三項地方標準明確,在三大流域實行分區管控措施,以鄉鎮級行政區劃為基本單位劃分控制區域,不同區域執行不同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中,雄安新區所在的大清河流域,按照生態環境部的意見,借鑒北京市的經驗,從我省實際出發,被劃分為核心控制區、重點控制區、一般控制區三個控制區域。核心控制區污染物排放限值與北京標準中最嚴的A類相當,與《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協調一致。
三項流域地方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推進固定污染源綜合整治,升級改造,達到排放標準控制要求。同時,三項地方標準鼓勵排污單位對污水處理,達到再生水回用要求后進行回用。標準還規定了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沿淀、沿庫、沿河等水環境優先保護區劃定一定范圍的生態緩沖帶進行保護。
經測算,三項地方標準實施后,大清河流域白洋淀入淀河流COD、氨氮、總磷削減比例分別為33.1%、66.4%、32.7% ;子牙河流域削減比例分別為20.4%、42.4%、18.9%;黑龍港及運東流域削減比例分別為9.2%、15.0%、21.1%。
此三項標準屬于強制性地方標準。按照標準化法和環境法有關規定,對于強制性地方標準,所有相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如違反三項標準有關要求,有關部門將依法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