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春煒
針對燃煤、機動車、工業企業、揚塵和重型柴油車等重點污染源,石家莊市將通過5個專項行動和5項強化措施,最大程度推進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近日,石家莊市下發《關于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落實的意見》。
燃煤污染管控專項行動
強力推進氣代煤、電代煤和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堅持縣域推進和整體推進相結合,逐戶建檔立卡,確保10月底前完成23.6萬戶氣代煤和7.36萬戶電代煤改造任務,具備試運行條件。
在清潔取暖已覆蓋區域(含今年任務覆蓋地區),實現煤炭“清零”;清潔取暖尚未覆蓋的區域,全部使用潔凈型煤等清潔燃料。嚴肅查處生產、加工、銷售、使用劣質散煤違規行為,防止已完成地區散煤復燃。
9月底前,全部完成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淘汰,以及6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按照生態環境部藍天保衛戰最新排查標準,10月底前,對小燃煤爐具實施“清零”。
對主城區周邊燃煤電廠排放實施嚴格管控措施,壓減用煤量,切實減少排放量;采暖季,實施“以熱定煤”,嚴控燃煤量。
主城區及周邊重點企業
管控專項行動
9月份,對石家莊市內四區和高新區、循環化工園區涉氣重點企業,開展全面體檢式執法檢查。實施“五看五查”,看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生產狀況、污染物排放種類、環評審批手續等;查產能產量、污染防治設施運行、在線監控設施運行、廠區無組織排放、非道路移動設備達標運行等情況。
對存在問題的,依法采取高限處罰、按日計罰、限制生產、停產治理、查封扣押等措施;對無證排污、批建不符的環境違法企業,堅決依法停產整治到位。
“散亂污”企業
清理整治專項行動
嚴格落實“先停后治”要求,全面開展分類整治,做到“取締要堅決、整改有標準、搬遷有去處”。
對關停取締類企業,9月底前依法堅決關停取締到位,切實做到“兩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設備);對提升改造類企業,9月底前全部完成提升改造工作,逾期未完成的一律關停取締;對整合搬遷類企業,10月底前全部完成整合搬遷,逾期未完成的一律關停取締。
揚塵污染整治專項行動
嚴格降塵考核,各縣(市)區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9噸/月·平方公里。9月起,每月公布降塵監測結果,并實施全市考核排位。
10月底前,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全部停產整治。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六個百分之百”要求,不達標工地一律停工整頓。除搶險和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外,采暖季停止道路、水利等各類建設工程土石方作業、房屋拆遷施工。做好黃土裸露地面整治工作,10月底前主城區完成裸露地面鋪裝覆蓋和綠化硬化。
大型柴油車
尾氣污染管控行動
劃定重型柴油貨車禁行區域和繞行路線,推行重型柴油貨車禁入三環,同時針對晉煤東運通道,完成重型柴油車、過境柴油車遠端繞行通道劃定及相關保障支撐。三環以內推行清潔貨運,使用重型燃氣車等清潔能源車輛或國五排放標準貨車。
開展主城區非道路移動機械專項整治,對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冒黑煙等違法行為依法實施處罰;加大不符合標準市政、工程機械淘汰力度,大力推進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替代工作。
對物流園區、貨物集散地、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企業等大型柴油車輛集中的重點場所,開展入戶監督抽測,推動高排放車輛深度治理。
5項強化措施
強化每周調度,實施每日會商
市政府每周召開大氣污染治理會商調度會,統籌解決主城區大氣污染防治的有關問題,對問題會商、聯合執法、預警應急、措施強化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對全市空氣質量時時關注,針對每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每日會商意見,及時督促相關責任主體迅速反應,快速解決。
強化科技支撐,做到精準治污
市環保、氣象等有關部門,結合大氣污染熱點衛星遙感監控、氣象衛星云圖、熱點網格等,實施每日聯合會商,科學研判和預測預報環境質量變化。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因子,提出針對性分析及差異化治理措施建議,提高治污治霾工作的時效性、科學性、準確性。
強化應急響應,落實錯峰制度
9月底前,各縣(市)區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原則,根據產業、企業變化,編制完成新版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清單,減排措施細化到企業、工地和生產工序、設備,確保可統計、可監測、可操作、可核查。
實施采暖季錯峰生產,9月底前,分類制定錯峰生產企業清單,明確到生產工序和設備,并在采暖季前落實到位。
強化管控力度,實行駐廠監管
秋冬季攻堅期間,各有關縣(市)區政府(管委會)統籌安排,就秋冬季重點企業錯峰限產、應急響應、達標排放等,安排專人駐廠監管,確保對相關工業企業“停得下”“管得嚴”“見實效”。
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考核問責
嚴格落實各級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實施嚴格考核。
對各級督查、核查交辦問題整改等落實不到位的;電代煤和氣代煤工作不實、“散亂污”企業整治不力、工業企業違法排污監管不力、重點行業錯峰生產不落實等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不到位,且改善幅度排名靠后的,對相關縣(市)區或部門實施量化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