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河北深化建設項目環評改革 以后審批時間變短啦!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8-09-20
長城網9月20日訊(記者 張藝萌)記者從河北省環保廳獲悉,河北將深化建設項目環評改革,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大力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為辦事企業和公眾營造規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
到2018年底,爭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時間在國家法定時限壓減一半的基礎上再壓減一半;省環保廳危險(固體)廢物跨省轉移審批時間由原先法定30個工作日減少到15個工作日。開展環評審批改革備案試點,在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北京新機場及臨空經濟區、雄安新區,以及10個深度貧困縣。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法定的環境影響報告表簡化為環境影吶登記表,依法實施備案管理,不再實施審批。2022年底前,將試點擴大到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對符合國區規劃環評結論及產業規劃布局的戰唔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項目實行備案管理。
同時,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力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2018年底前實現80%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做好網民互動欄目留言回復工作、咨詢、建議、投訴、網站糾錯等7個工作日內回復辦結。優化提升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功能,嚴格行政審批大廳工作制度,認真執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要求,創新開展“預約服務”,“雙休日值班服務”,“免費郵寄服務”。讓企業和群眾更加滿意和貼心,努力實現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結果零投訴的“四零”服務承諾,為辦事企業和公眾營造規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
完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建設。深化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全省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方案,加強省、市、縣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建立“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落實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排污單位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性自我舉證制度,確保監測設施安全穩定運行。持續完善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健全環境保護督察體系,加強環境保護督察隊伍建設,推動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推進綜合執法隊伍特別是基層隊伍的能力建設,加強鄉(鎮、街道)環保所機構和隊伍建設,推進鄉(鎮、街道)環保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