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戰線 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場保衛戰
本報11月7日訊 (記者 韓志強)今天,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召開會議,決定自即日起至2019年4月30日,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利劍斬污(2018-2019)”專項行動,全面拉開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戰線,重點打響“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和“凈土保衛戰”三場保衛戰。
據介紹,“藍天保衛戰”在刑事司法戰線著重打擊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污染物;違法減少防治污染設施運行支出100萬元以上;違法所得或者致使公私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通過私自設置管道排放有毒氣體;以危險廢物液體冒充“鍋爐油”,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焚融廢塑料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等8類犯罪行為。在行政執法戰線,重點打擊非法焚燒秸稈;非法燃放煙花爆竹;非法焚燒或熱熔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等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氣體;嚴重超標排放的汽柴油貨車;環保部門移交的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監測數據造假等5類違法行為。
“碧水保衛戰”將圍繞江河湖海,重點打擊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農藥、電鍍等水污染十大重點行業和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砷、煉硫、煉油、電鍍、農藥等“十小”涉水企業向流域內非法排放、傾倒生產廢液;私設暗管向流域內非法排放;向流域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涉水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干擾在線監測數據運行等違法犯罪行為。
“凈土保衛戰”以涉危險廢物犯罪為主攻方向,重點打擊利用滲坑、滲井排放、傾倒有毒有害污染物;私設暗管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通過高壓灌注向地下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跨區域非法傾倒危險廢物;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線索集中指向、媒體曝光、社會廣泛關注的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等6類違法犯罪活動。
行動中,對于妨礙環保和其他政府部門執行公務的行為,公安機關將第一時間介入,嚴厲查處、打擊、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