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即通客戶端:修訂預案 拒絕一刀切!衡水將不再盲目限號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8-11-16
2018-11-15 18:58:24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即通客戶端
即通客戶端報道(河北臺記者王美中)“早預測、早預警、早處置”,可最大程度減緩空氣污染。近日,為全面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結合衡水市實際,衡水市大氣辦在《衡水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2017版)及《衡水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補充說明》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增強預案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有效避免應急響應“一刀切”。
為修訂《預案》,衡水市大氣辦組織人員從4月份開始,對全市大氣污染源進行排查。在此基礎上,6月份開始編制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并在7-9月向各縣市區進行了三次征求意見,最終形成了涵蓋4700多家涉氣企業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
機動車不再盲目限號
新修訂的《預案》在機動車限行方面,不再以盲目限號的方式進行控制,而是按注冊年限來限制老舊燃油機動車、排放量大的非道路工程機械在應急響應期間行駛。如Ⅱ級響應機動車限行措施為:市主城區內、縣(市、區)城區內,以柴油為燃料的非道路工程機械禁止行駛,禁止2005年12月31日之前注冊的機動車和柴油貨運車上路行駛。在此基礎上Ⅰ級響應要求:營運小型貨車(藍牌)早6時至24時全部禁止通行。禁止2008年12月31日之前注冊的燃油機動車上路行駛。
這樣在衡水全市88萬輛機動車中,僅對2.3萬輛高排放大貨車和7.6萬輛注冊10年以上的小客車實行部分限行。
民生工程及重點建設項目免停工
對全市399個建筑工程項目,在確保揚塵管控措施到位的情況下,秋冬季可以正常施工。衡水市人民政府還確定了188項民生工程、56項建設期無污染的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建設項目,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免停限產。但須嚴格執行“六個百分百”要求,加大揚塵管控力度,實行視頻監控和PM10在線監測并聯網,自覺接受住建和環保部門的監督管理,否則取消資格。
“量體裁衣”優化工廠企業應急減排
在今年的應急減排措施制定過程中,著重體現“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強調各縣(市、區)要與各主導行業、各企業進行直接溝通,并得到認可。同時盡量在轄區內、行業內做到減排措施公正、一致,嚴禁“一刀切”的現象,避免減排措施不切合實際、不落地,“量體裁衣”形成了覆蓋4762家涉氣企業減排措施清單。
對保障城市正常運行和居民基本生活的企業實行免停限產。對103家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的面粉、洗滌、型煤、發電及承擔居民供暖等保民生任務的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實行免停限產。
嚴禁“一刀切”。對于轄區內的鑄造、建材、碳素、醫藥(農藥)等重點行業的錯峰生產企業,進行績效評價。對于行業污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于同行業其它企業的環保標桿企業,應少限產或不限產。經過評估,在203家重點行業企業中選出26家A級企業,在采暖季不予錯峰。
采取“少排少限”的原則。在科學計算污染物減排量基礎上,允許絲網、機械等行業污染物排放量小的508家企業,僅在啟動Ⅰ級響應時才停限產。
為鼓勵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技術升級、管理升級,經過推薦、篩選,衡水市確定出河北春風鑄造公司、豐澤橡膠公司、衡水凱亞化工公司等23家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生產免停工或部分先進工段免停,著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領跑者”企業,努力實現污染防治與企業發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