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推進“六塵共治” 大幅降低塵源 去年全省降塵量總體下降明顯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9-02-11
本報訊(記者段麗茜)省交通運輸廳加大公路路面揚塵治理力度,全省城市出入口和穿越重要城鎮的干線公路基本實現機械化清掃;省工信廳完善工業企業料堆場整改清單,2018年完成722家企業改造……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我省統籌推進“六塵共治”,重點解決建筑施工、城市裸露地面、城市道路、公路、工業料堆場、露天礦山揚塵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大幅降低塵源,全省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工地5003個,視頻監控安裝率達99.7%,在線監測系統安裝率達91.5%。全省上下共同努力,2018年全省降塵量總體下降明顯,2018年11月份全省設區市降塵量全部達到省定9噸/平方公里·月的目標要求,全年PM10濃度為10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
為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2018年4月省大氣辦成立揚塵專項督導工作組,強化督導調度各地政府和揚塵治理責任單位。各地各部門重點圍繞降塵目標,認真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監管短板,提高科學鐵腕控塵能力,揚塵污染綜合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省國土資源廳將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綜合治理納入三個專項行動之一,每月督導,每季問效,半年考核。省交通運輸廳嚴格公路工程標準化施工,實施普通干線公路生態修復綠化工程,國省干線公路綠化里程1829公里,“拆違增綠”583公里;提升港口揚塵治理,全省港口建成防風網6.1萬米,實現了散貨堆場全封閉。
唐山市實行市委書記市長雙組長調度機制,每月召開調度會,公開曝光問題,排名最后的縣(市、區)委書記做檢查,激勵縣鄉基層真抓實干,基本建立起了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民參與的揚塵污染治理體系。邢臺市堅持“以水洗塵”,強化道路濕掃,對重點路段巡回沖洗,開展全民洗城活動。邯鄲市細化現場防塵要求,工地已建樓層門口窗口采用高密網遮擋,配備吸塵式掃地車和工業吸塵器進行吸塵除塵;建設項目按照綠色標桿工地、黃色達標工地、紅色整改工地進行分類,通過標桿引領極大提高了建設單位的治塵積極性,工地揚塵治理水平明顯提升。
2018年,省揚塵專項督導工作組加強督導、調研,針對生態環境部降塵通報中降塵量較大、問題突出的市、縣(市、區),開展了5輪專項督察和聯合督查,涉及除承德、秦皇島之外的9個設區市的36個縣市區。對發現的問題要求立行立改,不能立改的明確完成時限,促進了揚塵管理水平提檔升級。
“今年將推動征收揚塵環保稅,研究實施揚塵超標排放罰款制度,探索實施城市道路降塵監測通報制度,不斷提升揚塵污染管理水平。”省揚塵專項督導工作組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