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3月18日訊(記者 張藝萌)3月14日,白洋淀生態修復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第一次會議,會上要求,切實健全白洋淀流域水環境監測監控體系,建立白洋淀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評價機制和白洋淀流域水環境監控大數據平臺,并從4月1日起對相關縣(市、區)進行排名、考核和通報,以目標考核倒逼各縣(市、區)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水生態質量。
白洋淀生態修復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第一次會議。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另外,3月11日召開的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今年河北省將綜合施策,堅決打好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建立白洋淀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評價機制和扣繳生態補償金制度。
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石家莊召開。記者 張藝萌 攝
今年,河北省將統籌白洋淀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內外,構建系統治理、協同治理大格局。全力推進雄安新區水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督促指導雄安新區全面實施城鎮污染治理、農村污染一體化治理、水產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旅游餐飲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業污染綜合治理、淀區生態治理修復、入淀河道綜合整治、納污坑塘及黑臭水體治理、生態保護與利用等十項工作。
加快推進農村一體化污染治理。7月底前完成安新縣78個淀中村、淀邊村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建設,年底前完成雄縣32個傍水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淀區生態治理修復,推進入淀河口濕地建設,開展入河入淀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淀區底泥生態清淤試點。全面徹底治理納污坑塘,加快實施生態修復。加快涉水污染源在線監測體系建設,建設白洋淀水環境監管平臺。
大力推進保定市及白洋淀上游流域污染防治。省生態環境廳將督促指導保定市及白洋淀上游流域深化城鎮污水和垃圾治理、工業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污染整治、河道綜合整治、河流生態修復、納污坑塘及黑臭水體整治等六項任務。全面整治“散亂污”企業,大力實施重點行業清潔化改造,加快推進涉水企業入園進區,涉水重點排污單位全面啟動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進沿河1000米范圍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建立完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機制。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6月底前封堵所有非法入河排污口,保留的排污口安裝在線監測設施,推進規范化建設。
創新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機制。建立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專家咨詢機制和白洋淀生態環境監管執法隊伍,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定期開展專項督察和執法檢查,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白洋淀流域突出環境問題。建設入淀河流跨省界、市界、縣界斷面水質監測體系,建立白洋淀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評價機制和扣繳生態補償金制度,嚴格考核,及時扣繳,按月通報,按季獎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