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衡水提前完成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系統建設
來源: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時間:2019-05-31
堅決抓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
本報訊(記者段麗茜)提前10天完成全部10臺套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系統建設;2018年度全市平均降塵量7.84噸/平方公里·30天,達到低于9噸/平方公里·30天考核要求……衡水市高度重視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層層抓落實,持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在衡水市人民西路小辛集村附近,進入市區方向的兩個車道均安裝了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系統,對進入市區車輛污染排放情況進行監控。“遙感監測數據實現了國家、省、市三級聯網。”衡水市生態環境局機動車污染防治科的劉建國說。
針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出的機動車污染治理能力建設不到位問題,衡水市把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系統建設作為機動車尾氣治理的重要手段,強化協調,狠抓推進,科學選擇建設點位,在5個主要進市區路段同向兩車道安裝了機動車固定式遙感監測系統,每個車道安裝了一套,提前10天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在收到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后,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有力有序推進整改落實,切實解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針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出的未達到每月每平方公里9噸的降塵量控制目標問題,衡水市加強對建設施工揚塵的常態化監管,發現問題立即向相關部門和縣市區交辦并監督問題整改到位。“我們加大保潔力度,擴大保潔面積,實行機械化清掃,應用走航監測車對道路揚塵實施定期監測,有針對性地治理重點區域揚塵污染。市區周邊鄉鎮實行同城化保潔,農村實行城鄉一體化保潔。”衡水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負責人張慶佳說。
通過整改,該市揚塵污染防治成效顯著,2018年全市PM10平均濃度為10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2%,下降幅度居全省首位。
推進重型柴油車管控,從2018年10月9日起,該市開展了機動車路檢路查及入戶調查專項行。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該市共出動執法人員4927人次,路檢路查及入戶調查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346141輛次,對621輛超標車共計處罰83.63萬元。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涉及衡水市的16項問題中,目前已完成13項,同時在全省率先完成整改臺賬收集及驗收銷號四級簽字審核,并報省直牽頭部門申請五級簽字審核。其余3項問題正在有序推進中。
“今年我們將生態文明創建工程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點推進的‘八大工程’。今后將持續發力,狠抓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用實打實的舉措,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衡水市政府副秘書長宋鴻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