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北環境空氣質量“成績單”出爐
本報訊(記者張莉慧)在1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2019年度全省空氣質量改善狀況及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開展情況。2019年度,全省PM2.5年均濃度5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8%;優良天數226天,優良率61.9%,超額完成年度目標(60.0%)任務。
■提前實現三年
藍天保衛戰目標
據省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二級巡視員陳恩惠介紹,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審核,2019年度,全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70;全省PM2.5年均濃度5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8%,提前實現三年藍天保衛戰目標。特別是5-9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均為2013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好水平。我省8個傳輸通道城市PM2.5年均濃度改善率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前十名中占6個。
■“散亂污”企業
實現動態清零
在化解過剩產能,破解結構型污染方面,2019年全省完成壓減煉鋼產能1402.55萬噸、煤炭1006萬噸、焦炭319.8萬噸、水泥334.3萬噸、平板玻璃660萬重量箱,淘汰火電50.6萬千瓦,18個重污染企業實現退城搬遷;以“零容忍”態度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4504家,實現動態清零。
在燃煤和鍋爐治理方面,積極穩妥推進清潔取暖和散煤清潔替代,2019年完成“雙代”工程223.96萬戶,配送潔凈煤514.4萬戶,散煤清潔替代實現全覆蓋;對全省5萬余村莊1049萬戶開展拉網排查整治,嚴防劣質散煤復燃。
突出工業深度治理,著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國率先開展和完成鋼鐵、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和火電深度治理,累計完成鋼鐵、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331個、83個,火電行業深度治理項目116個,分別削減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6.3萬噸、16.7萬噸、14.6萬噸。
■全省城區降塵量
同比下降17.7%
在治理揚塵污染方面,加強建筑工地、城市道路、城鄉裸露地面、企業料場、公路和露天礦山“六塵共治”,完成建筑施工場地揚塵達標整治5100多個、工業企業料堆場改造269家、修復綠化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1024處。1-12月全省城區降塵量6.5噸/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7.7%,低于生態環境部要求27.8%。
突出鐵腕治污,著力強化督察執法。對39個縣開展解剖式督察,推進地方黨委、政府落實屬地責任。2019年全省大氣環境執法檢查發現并督促整改涉氣問題5.7萬個,查處涉氣環境違法案件11956件,罰款金額4.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