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已連續六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秸稈綜合利用率、農膜回收率分別穩定在97%、90%以上。 圖為景縣龍華鎮賈呂村,收割完小麥后,農民用打捆機將秸稈吸入機器,加工成一個個圓柱形的秸稈捆。 河北日報記者焦磊攝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楊佳薇 譚悅
提前完成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建設任務,全省具備條件的村莊實現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白洋淀流域沿線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10月27日,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筑牢土壤安全防護墻,推動土壤資源永續利用,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提前完成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建設任務
據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在全國率先啟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動態調整,受污染耕地全部按農時落實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措施。全省新增1366個關閉搬遷地塊納入監管范圍,依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風險管控和修復。
提前完成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建設任務,全省具備條件的村莊實現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建設完成覆蓋9491個村莊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新增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莊2492個,累計完成治理村莊19818個,治理率達到40.5%,特別是白洋淀流域累計完成1565個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治理全覆蓋。農村黑臭水體管控有力有效,保持了動態清零。
七大舉措“助力”凈土保衛戰
據悉,我省采取源頭防控、風險管控、修復治理、試點示范、執法監管等手段,不斷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突出系統謀劃,土壤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不斷完善。制定出臺《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并配套印發貫徹落實意見,為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編制印發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規劃、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等文件,對“十四五”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確工作目標、方向和措施。
突出源頭防控,土壤污染防治與風險管控成果不斷深化。實施農用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在全國率先完成全省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工作,建立分類管控清單,全省安全利用類耕地和嚴格管控類耕地落實風險管控措施比率均為100%。組織開展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污染源排查整治,在石家莊、唐山啟動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成因排查,全面掌握污染成因,嚴格管控污染風險。督促企業開展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落實土壤污染防治義務。2022年全省共1303家企業納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相比2021年增加152家。
突出依法推進,污染地塊環境監管力度不斷強化。對我省2021年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261個重點建設用地地塊開展安全利用率核算,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并開展監督檢查工作,自今年9月起,對各市通過專家評審的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開展省級監督檢查,指導各市做好調查過程質量控制,提高調查工作質量,保障建設用地再開發利用土壤環境安全。并持續加強聯動監管,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計將3602個地塊納入全國污染地塊土壤管理系統實施重點監管,相比2021年底增加1366個,其中3073個地塊完成調查評估或治理修復可以安全(開發)利用,38個污染地塊納入我省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491個地塊正積極開展調查評估。
突出分區分類,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斷推進。持續開展“雙源”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按照生態環境部要求,組織開展化工園區和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建立相關污染源清單,研究制定水源地保護、化工園區分類管理措施。此外,還積極推進國家試點項目和試驗區建設。
突出因地制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加強督導調度,對工程建設進度實行月通報,組織各地開展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回頭看”,會同農業農村廳對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進行實地督導檢查,確保工程進度、質量。今年截至目前,全省新增建設完成覆蓋9491個村莊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
突出管理創新,農村黑臭水體管控機制不斷健全。提升監管效能,利用衛星遙感影像技術識別農村疑似黑臭水體,探索建立系統解譯、人工識別、信息推送、核查整改的監管機制。截至目前,已完成所有地市疑似點位信息識別判定,現場核實1733個點位,向各市推送449個點位信息,移交各市進行核實,進一步強化壓力傳導和責任落實。
示范引領,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成效不斷顯現。深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全省已連續六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秸稈綜合利用率、農膜回收率分別穩定在97%、9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100%、79%。同時,開展鄉村生態振興千村示范創建,截至9月底,已有957個村莊達到示范村創建指標,64個村莊達到樣板示范村指標。
持續推進土壤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據悉,下一步,我省將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嚴格建設用地風險管控,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活動全過程監管,加強暫不開發利用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常態化組織開展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的監督檢查。
此外,還將加強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持續推進化工園區及危險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地下水環境調查評估,加強“十四五”地下水國控點位風險管控,穩步推進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綜合試驗區和相關試點工作,確保地下水國控考核點位質量總體保持穩定。持續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以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整治、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農膜回收利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為重點領域,以白洋淀流域、京津水源上游和大運河沿線為重點區域,強化源頭減量、資源利用、減污降碳和生態修復,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