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下降30.8%!我省入海河流總氮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來源:冀時客戶端 時間:2023-11-28
2023年11月28日冀時
鏈接:https://web.cmc.hebtv.com/cms/rmt0336_html/0/0rmhlm/qy/zhb/qwfb/11315756.shtml
冀時客戶端報道(河北臺 蘇杭 劉雨澤 郭保華 曹校輝)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1-10月,我省9條市域內國控入海河流總氮平均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30.8%,秦皇島市石河、湯河,滄州市廖家洼河、石碑河較2020年基準值實現負增長。全省入海河流總氮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為持續提升我省入海河流總氮治理水平,我省從系統治理方面入手,不斷完善污染防治舉措。
一是嚴格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發布實施子牙河、永定河、灤河及冀東沿海等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實現總氮排放標準“全覆蓋”。制定《海水養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為行業總氮管控提供依據。
二是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水平。推動沿海地區實施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深入推動雨霧管網排查,通過清掏收水口、檢查井,維修保養雨污泵站等措施降低城市面源污染負荷。邀請北排集團專業技術團隊開展雨污管網排查,推動地方問題整改。
三是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組織開展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集中整治專項行動,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發現并消除黑臭水體、納污坑塘等風險隱患。
四是強化畜禽養殖污染監管。常態化開展養殖場檢查,著力解決糞污隨意堆放、偷排入河等問題。
不僅如此,我省還在入海河流總氮治理管控方面創新舉措。
建立“一圖兩清單”全流域監管機制。開展入海河流溯源排查,完善入海河流水系和污染源分布圖、支流溝渠清單和重點監管污染源清單,建立協管員制度,明確相關部門監管責任。
健全“測、查、改”全鏈條管控機制。以測促查、以查促改,針對總氮反彈重點河流,對有水支流溝渠定期開展加密監測,聚焦總氮監測高值,溯源排查污染來源,精準定位管控區域,實施精細化治理措施。
強化“雨前、雨中、雨后”全過程監管機制。雨前全面排查干支流各類污染源,持續提升污水處理廠運行能力,為強降雨應對留出空間;雨中組織開展督導檢查,對涉水企業、管網易溢流點位開展檢查核查,降低污水外溢入河風險;雨后開展加密監測,加強數據分析研判,精準發現解決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