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發布會快訊 | 我省有水河道長度已達4000公里
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冀時客戶端 時間:2024-05-08
冀時客戶端報道(河北臺 蘇杭 倪心怡 張鵬 陳龍 李澤群 報道)今天(5月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3年以來,全省各級水利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整治河湖問題、復蘇河湖生態、提升飲水安全,推動全省水環境不斷改善。
重拳治理河湖亂象,岸線管控全面加強。我省堅持清管并舉,打好清理整治“組合拳”。全面完成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和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管理范圍劃定,編制完成重點河段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常態化規范化推進河湖“四亂”清理,2023年整治河湖問題1016個,清理河湖垃圾8.5萬立方米,拆除違建22.4萬平方米;持續實施河道清淤疏浚、岸坡防護,整治河道長度584公里,打造暢通、連貫、清潔的輸水廊道。
大力實施生態補水,河湖復蘇成效明顯。2023年,全省各級水利部門聚焦水生態修復需求,統籌引江、引黃、本地水庫等多水源,持續向滹沱河、滏陽河等70條河渠實施生態補水58.55億立方米,全省有水河道長度達4000公里,形成水面面積279平方公里。漳衛河水系、大清河水系自上世紀60年代、80年代以來連續兩年實現貫通入海,子牙河水系連續三年實現貫通入海,白洋淀平均水位穩定保持在7米左右,特別是通過組織實施貫通補水,有力保障了京杭大運河全線通水。
強化農村供水保障,飲水安全顯著改善。省水利廳聯合生態環境、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部門制定印發《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統籌實施改善飲水水質、配齊凈化消毒設備和強化水源保護工作。配合生態環境部門完成農村千噸萬人和鄉鎮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推進千人供水工程水源保護標志標識設立。規范水質自檢巡檢,健全水質檢測監測結果共享和問題通報處置機制,督促各地抓好出廠水、末梢水的水質檢測,不斷提升農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