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新聞網:全省推動“無廢細胞”遍地開花 累計建設“無廢細胞”948個 危險廢物處置能力達到每年530萬噸
來源:河工新聞網 時間:2024-10-30
河工新聞網訊(記者段華鵬)雄安新區投運全國首個隱藏式半地下鄰利型垃圾處理設施,創建白洋淀北方地區“無廢淀泊”示范;石家莊以“可循環包裝”和“智慧系統”為引導,打造物流園區綠色發展試點;衡水市積極打造“氣、電、熱、肥”聯產農業生態循環模式;張家口結合風電產業優勢,積極推動新能源固廢資源化利用……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11月29日召開的“加強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管理”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各地“無廢”建設日益豐富,3萬余家涉危險廢物企業已被納入河北省固體廢物動態信息管理平臺管理,對危險廢物轉移實行電子聯單。2023年,全省電子聯單23.82萬份,累計建設各類“無廢細胞”948個。
據了解,我省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推動固體廢物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重點領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全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增加值增速始終居40個工業大類前列。在全面推進全省“無廢鋼鐵”建設基礎上,支持首鋼集團開展京冀區域“無廢集團”建設試點,探索開展大型鋼鐵集團固體廢物“全量化利用”環境管理試點示范。首鋼京唐公司鋼鐵行業固廢梯級利用內部消納無廢模式、武安市新峰水泥公司水泥窯協同處置與固廢高值利用無廢經濟模式納入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無廢企業”典型案例。
目前,雄安新區納入全國“11+5”“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和地區取得積極進展。“十四五”期間,我省“無廢城市”建設全面推開,在石家莊、唐山、保定、衡水、雄安新區納入全國“113+8”“無廢城市”建設名單基礎上,全部地市一并啟動建設。承德市以國家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地為平臺,打造環京綠色砂石骨料基地。邯鄲以國家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為引領,不斷提升粉煤灰、冶煉渣等利用效率。沿海秦唐滄正在加快美麗海灣建設,持續強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積極推進“無廢港口”建設。
我省印發《河北省“無廢細胞”建設指南(試行)》及“無廢小區”“無廢鄉村”“無廢醫院”“無廢商場”“無廢工地”“無廢機關”“無廢學校”“無廢景區”等8類具體“無廢細胞”建設指南,積極指導各地建設。2023年各地累計建設各類“無廢細胞”948個。我省在全國率先全面開展重金屬排污權確權,建立重金屬排污權政府儲備,發布重金屬交易基準價格,充分盤活重金屬存量排污權。目前,已開展兩批重金屬交易。其中,支持19個鋼鐵高爐除塵灰等固廢綜合利用項目,全量化消耗利用固廢780萬噸/年。
截至目前,我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達到每年530萬噸,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與產廢量總體匹配。各地不斷推進廢鉛蓄電池、小微企業危險廢物等收集試點建設工作,有效打通危險廢物收集“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