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債務總量增長適度,部門債務結構不斷優化,較好平衡了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有力推動國民經濟穩健發展。
數據顯示,2018至2021年,我國非金融部門總債務年均增長10.4%,比2013至2017年年均增速低4.1個百分點,與同期名義經濟年均增速(8.3%)基本匹配。
分情況來看,政府部門債務占比上升,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2022年6月末,政府部門債務余額58.6萬億元,占總債務的17.7%,占比較2017年末高3.4個百分點。住戶部門債務占比上升,有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費。企業部門債務結構優化,有序釋放潛在債務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更加精準、直達,增強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制造業債務占比上升,且融資成本明顯下降。6月末,制造業存量債務合同平均利率為4.18%,比2020年末下降33個基點。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占比上升、融資成本顯著下降。普惠小微貸款占比上升,助企惠民成效顯著。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占總債務的6.6%,比2020年末高1.3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覆蓋面明顯擴大。綠色貸款占比上升,助力經濟低碳轉型。(記者 溫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我國債務總量增長適度結構優化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22-09-20
中國人民銀行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債務總量增長適度,部門債務結構不斷優化,較好平衡了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有力推動國民經濟穩健發展。
數據顯示,2018至2021年,我國非金融部門總債務年均增長10.4%,比2013至2017年年均增速低4.1個百分點,與同期名義經濟年均增速(8.3%)基本匹配。
分情況來看,政府部門債務占比上升,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2022年6月末,政府部門債務余額58.6萬億元,占總債務的17.7%,占比較2017年末高3.4個百分點。住戶部門債務占比上升,有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費。企業部門債務結構優化,有序釋放潛在債務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國結構性貨幣政策更加精準、直達,增強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制造業債務占比上升,且融資成本明顯下降。6月末,制造業存量債務合同平均利率為4.18%,比2020年末下降33個基點。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占比上升、融資成本顯著下降。普惠小微貸款占比上升,助企惠民成效顯著。2022年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占總債務的6.6%,比2020年末高1.3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覆蓋面明顯擴大。綠色貸款占比上升,助力經濟低碳轉型。(記者 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