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不卡,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喷水,香蕉久久国产AV一区二区,香港三日本8A三级少妇三级99

基層風采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基層風采

衡水高新區 聚力“三專” 打贏藍天保衛戰

發布日期:2019-01-10 00:00 信息來源: 訪問量:? 字體 :[ 大 ][ 中 ][ 小 ]

衡水高新區 聚力“三專” 打贏藍天保衛戰 衡水高新區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大氣污染治理攻堅為抓手,聚焦專項性工程、專業化公司、專門式政策,協同發展,協同治理,全力推進“最美新區 最綠園區”建設,努力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18年,我區空氣質量綜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一名三次、第二名兩次、第四名兩次,其中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02,同比下降20.1%;PM2.5平均濃度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5%;達標天數187天,較上年增加33天;重污染天數累計22天,較上年減少14天。 一、建設專項性工程,實施清潔能源替代 為解決北區眾多企業鍋爐污染,實現治污節能和清潔生產,組織養元、老白干、冀衡、威克多、寶云建投5家企業,聯合建設“西汽東輸”集中供熱工程,滿足企業生產和生活取暖需求。該項目依托衡水衡豐電廠的熱電聯產為高新區企業進行集中供熱,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品質高,無污染,相對于天然氣成本低,且蒸汽參數的穩定性遠高于各用戶的工業鍋爐蒸汽。 該項目總投資1.95億元,2017年10月份主體工程完工,2018年6月全線通氣。2018年全年為19家企業供應蒸汽63.5萬噸,節省標煤約9.46萬噸、二氧化硫0.082萬噸、二氧化碳24.86萬噸,有效了解決燃煤污染問題,避免出現冬季采暖期與居民爭用天然氣的情況,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助力打造“無石化燃料”園區。 二、引進專業化公司,實施精準治理 2015年高新區以PPP模式整體打包開展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公司衡水凱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借助“互聯網+”新技術,強化環境信息化應用,強力實施河北省首例針對工業園區的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工程,該項目總投資達2700萬元。該平臺匯總水、大氣、土壤、噪聲、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等環境信息數據,建立涵蓋生態環境監測、污染源在線監控、移動執法、風險監控預警、秸稈焚燒智能監測等功能的管理應用,形成了一個平臺管環保的整體局面,為高新區準確預測研判環境形勢、及時發布環境監測預警預報信息、有效開展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為對車間、廠界的有害氣體及惡臭氣體進行有效監控和溯源,實現立體在線監測,創新性的安裝VOCs預警預報設備及特征因子預警預報設備。目前,VOCs在線設施已安裝47臺并聯網,超標報警傳感裝置已安裝210臺并聯網。同時,規范企業有機物排放源排氣筒排放口,設置永久性監測孔和監測平臺,將VOCs納入重點污染源監督性常規監測項目。目前平臺已實現對重點排污單位的實景化監測,能夠形象展示企業的實時污染監控狀態,并成功對接衡水市環境保護局77個空氣質量參數子站,實現數據實時上傳。支持手機APP終端,向管理人員推送預警信號,執法人員可以根據預警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并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三、依托專門式政策,實施精準治污 高新區引入倒逼機制,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有效改善了過去一度存在的企業治污不積極、不高效等棘手問題。 一是科學制定停限產措施,避免“一刀切”。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條件下,依托監管平臺數據,科學評定企業的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分類管理,避免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一刀切”。從而有效解決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防治上“投入多、投入少一個樣,排放多、排放少一個樣,排放或不排一個樣”的問題,堅持做到“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實現超低排放,加速轉型升級。與各主導行業、企業直接溝通,為385家涉氣企業制定了“量體裁衣式”減排措施清單,通過采取停產、停限產、輪流停產等方式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其中輪流停產企業204家、停限產企業154家,將8家企業列入不管控名單、減免停產企業12家、錯峰生產差異化管理企業7家,從而最大限度保障生產。為激勵企業廢氣污染物深度治理,保證各項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正常運行,提高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能力,培養環保自律性,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對符合行業免停產條件,生產工藝領先、治理設施先進、污染物超低排放,并達到“五度五化”標準,治理效果突出的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可繼續申請免停或部分先進工段免停。 二是樹立標桿企業,打造環保“領跑者”。為實施差別化環境政策,加快綠色行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在行業內樹立綠色低碳、和節能減排對標標桿。截至目前,從我區24家納稅千萬規上工業企業中選取15家在廢氣治理基礎、管理水平相對較高并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及“五度五化”標準的企業定為環保“領跑者”,將在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生產免停或部分先進工段免停。這些“領跑者”企業占我區納稅千萬規上工業企業的62.50%,其中包括標桿企業9家,占37.50%;不管控企業6家,占25%。 三是明確標準要求,開展服務式執法。通過下發《衡水工業新區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規范管理指南》《衡水工業新區橡塑行業環境保護規范管理指南》《衡水高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等規范性文件,召開專題會議解讀相關政策、明確標準要求,組織企業外出參觀學習,做到環境治理“走出去,引進來”等一系列舉措,確保文件要求落實到位,確保發現問題整改到位,推動環境治理提質增效。 當前,藍天保衛戰全面展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但是,環境保護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既要打攻堅戰,又要打持久戰。必須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不能放寬放松,更不能走“回頭路”,保持方向、決心和定力不動搖,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兩手發力、點面結合、求真務實,聚焦打好標志性戰役,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基層風采

衡水高新區 聚力“三專” 打贏藍天保衛戰 衡水高新區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大氣污染治理攻堅為抓手,聚焦專項性工程、專業化公司、專門式政策,協同發展,協同治理,全力推進“最美新區 最綠園區”建設,努力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18年,我區空氣質量綜合排名位居全市第一名三次、第二名兩次、第四名兩次,其中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02,同比下降20.1%;PM2.5平均濃度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5%;達標天數187天,較上年增加33天;重污染天數累計22天,較上年減少14天。 一、建設專項性工程,實施清潔能源替代 為解決北區眾多企業鍋爐污染,實現治污節能和清潔生產,組織養元、老白干、冀衡、威克多、寶云建投5家企業,聯合建設“西汽東輸”集中供熱工程,滿足企業生產和生活取暖需求。該項目依托衡水衡豐電廠的熱電聯產為高新區企業進行集中供熱,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品質高,無污染,相對于天然氣成本低,且蒸汽參數的穩定性遠高于各用戶的工業鍋爐蒸汽。 該項目總投資1.95億元,2017年10月份主體工程完工,2018年6月全線通氣。2018年全年為19家企業供應蒸汽63.5萬噸,節省標煤約9.46萬噸、二氧化硫0.082萬噸、二氧化碳24.86萬噸,有效了解決燃煤污染問題,避免出現冬季采暖期與居民爭用天然氣的情況,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助力打造“無石化燃料”園區。 二、引進專業化公司,實施精準治理 2015年高新區以PPP模式整體打包開展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公司衡水凱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借助“互聯網+”新技術,強化環境信息化應用,強力實施河北省首例針對工業園區的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工程,該項目總投資達2700萬元。該平臺匯總水、大氣、土壤、噪聲、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等環境信息數據,建立涵蓋生態環境監測、污染源在線監控、移動執法、風險監控預警、秸稈焚燒智能監測等功能的管理應用,形成了一個平臺管環保的整體局面,為高新區準確預測研判環境形勢、及時發布環境監測預警預報信息、有效開展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為對車間、廠界的有害氣體及惡臭氣體進行有效監控和溯源,實現立體在線監測,創新性的安裝VOCs預警預報設備及特征因子預警預報設備。目前,VOCs在線設施已安裝47臺并聯網,超標報警傳感裝置已安裝210臺并聯網。同時,規范企業有機物排放源排氣筒排放口,設置永久性監測孔和監測平臺,將VOCs納入重點污染源監督性常規監測項目。目前平臺已實現對重點排污單位的實景化監測,能夠形象展示企業的實時污染監控狀態,并成功對接衡水市環境保護局77個空氣質量參數子站,實現數據實時上傳。支持手機APP終端,向管理人員推送預警信號,執法人員可以根據預警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并采取有效措施,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三、依托專門式政策,實施精準治污 高新區引入倒逼機制,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有效改善了過去一度存在的企業治污不積極、不高效等棘手問題。 一是科學制定停限產措施,避免“一刀切”。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條件下,依托監管平臺數據,科學評定企業的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分類管理,避免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一刀切”。從而有效解決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防治上“投入多、投入少一個樣,排放多、排放少一個樣,排放或不排一個樣”的問題,堅持做到“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倒逼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實現超低排放,加速轉型升級。與各主導行業、企業直接溝通,為385家涉氣企業制定了“量體裁衣式”減排措施清單,通過采取停產、停限產、輪流停產等方式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其中輪流停產企業204家、停限產企業154家,將8家企業列入不管控名單、減免停產企業12家、錯峰生產差異化管理企業7家,從而最大限度保障生產。為激勵企業廢氣污染物深度治理,保證各項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正常運行,提高企業的環境管理水平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能力,培養環保自律性,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對符合行業免停產條件,生產工藝領先、治理設施先進、污染物超低排放,并達到“五度五化”標準,治理效果突出的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可繼續申請免停或部分先進工段免停。 二是樹立標桿企業,打造環保“領跑者”。為實施差別化環境政策,加快綠色行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在行業內樹立綠色低碳、和節能減排對標標桿。截至目前,從我區24家納稅千萬規上工業企業中選取15家在廢氣治理基礎、管理水平相對較高并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及“五度五化”標準的企業定為環保“領跑者”,將在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生產免停或部分先進工段免停。這些“領跑者”企業占我區納稅千萬規上工業企業的62.50%,其中包括標桿企業9家,占37.50%;不管控企業6家,占25%。 三是明確標準要求,開展服務式執法。通過下發《衡水工業新區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規范管理指南》《衡水工業新區橡塑行業環境保護規范管理指南》《衡水高新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等規范性文件,召開專題會議解讀相關政策、明確標準要求,組織企業外出參觀學習,做到環境治理“走出去,引進來”等一系列舉措,確保文件要求落實到位,確保發現問題整改到位,推動環境治理提質增效。 當前,藍天保衛戰全面展開,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但是,環境保護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既要打攻堅戰,又要打持久戰。必須堅守陣地、鞏固成果,不能放寬放松,更不能走“回頭路”,保持方向、決心和定力不動搖,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堅持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兩手發力、點面結合、求真務實,聚焦打好標志性戰役,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