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昌黎縣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對餐飲業油煙污染的監督管理水平,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縣委、縣政府統一決策部署,按照“行業指導、屬地監管、企業主責”的原則,圍繞重點行業、重點規模、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強化舉措,加強對餐飲業油煙污染的監督管理,推進全縣餐飲業廢氣凈化設備升級改造,促進餐飲服務單位在實現廢氣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餐飲源排放強度,整體提高餐飲行業規范化、現代化管理水平。
整治目標要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油煙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mg/m3,顆粒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5mg/m3,非甲烷總烴最高允許排放濃度10mg/m3。小型、中型、大型規模餐飲企業油煙的最低去除效率為85%、90%、90%,依法依規安裝污染防治設施。并按照“三個一批”原則,即關停取締一批、停業整頓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對現有餐飲單位進行分類整治。
主要措施:一是落實責任,規范管理。鄉鎮政府(管委)為餐飲行業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管主體,負責轄區防治工作的統籌組織和實施;行業管理部門根據職責分工,通力協作、強化行業監督和指導;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餐飲服務單位落實排污者主體責任,按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安裝廢氣凈化設施并加強運行維護和清理工作,確保其正常運行,保證凈化效果。
二是強化執法、以查促治。各相關部門、各鄉鎮開展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強化執法,督促餐飲服務單位落實法規要求,守法經營,履行環保責任,保證穩定達標排放。
三是重點突破、以點帶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為原則,優先以重點行業(經營燒烤等污染強度較高的)、重點規模(大型及以上餐館和中央廚房)、重點區域(人口密集區、餐飲聚集區)及重點單位(被投訴舉報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食堂等)(以下簡稱“四類重點餐飲單位”)為重點,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行政手段,保證廢氣凈化設備切實起效,全面開展餐飲油煙治理工作。
四是創新模式、深化治理。在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對餐飲單位安裝具有運行狀態監控、報警、記錄和查詢功能的在線監測設備,并按照要求與監管平臺聯網。鼓勵倡導餐飲油煙治理第三方運維模式,在餐飲行業推廣使用含設備升級、清洗維護等內容的“一條龍”治理模式,保障治理設施穩定達標運行。(昌黎縣分局 李健 肖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昌黎縣圍繞“四個重點” 強化對餐飲業油煙污染深度治理
來源: 時間:2019-07-09
為貫徹落實《昌黎縣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提升對餐飲業油煙污染的監督管理水平,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縣委、縣政府統一決策部署,按照“行業指導、屬地監管、企業主責”的原則,圍繞重點行業、重點規模、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強化舉措,加強對餐飲業油煙污染的監督管理,推進全縣餐飲業廢氣凈化設備升級改造,促進餐飲服務單位在實現廢氣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餐飲源排放強度,整體提高餐飲行業規范化、現代化管理水平。
整治目標要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油煙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mg/m3,顆粒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5mg/m3,非甲烷總烴最高允許排放濃度10mg/m3。小型、中型、大型規模餐飲企業油煙的最低去除效率為85%、90%、90%,依法依規安裝污染防治設施。并按照“三個一批”原則,即關停取締一批、停業整頓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對現有餐飲單位進行分類整治。
主要措施:一是落實責任,規范管理。鄉鎮政府(管委)為餐飲行業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管主體,負責轄區防治工作的統籌組織和實施;行業管理部門根據職責分工,通力協作、強化行業監督和指導;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餐飲服務單位落實排污者主體責任,按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安裝廢氣凈化設施并加強運行維護和清理工作,確保其正常運行,保證凈化效果。
二是強化執法、以查促治。各相關部門、各鄉鎮開展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強化執法,督促餐飲服務單位落實法規要求,守法經營,履行環保責任,保證穩定達標排放。
三是重點突破、以點帶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為原則,優先以重點行業(經營燒烤等污染強度較高的)、重點規模(大型及以上餐館和中央廚房)、重點區域(人口密集區、餐飲聚集區)及重點單位(被投訴舉報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食堂等)(以下簡稱“四類重點餐飲單位”)為重點,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行政手段,保證廢氣凈化設備切實起效,全面開展餐飲油煙治理工作。
四是創新模式、深化治理。在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條件下,對餐飲單位安裝具有運行狀態監控、報警、記錄和查詢功能的在線監測設備,并按照要求與監管平臺聯網。鼓勵倡導餐飲油煙治理第三方運維模式,在餐飲行業推廣使用含設備升級、清洗維護等內容的“一條龍”治理模式,保障治理設施穩定達標運行。(昌黎縣分局 李健 肖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