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6項污染物指數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6項污染物指數歷史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12月份歷史首次實現天天優良。
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秦皇島市PM2.5年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年度污染物指數歷史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標志著秦皇島市成為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城市。
為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得見藍天白云,呼吸到新鮮空氣,2021年來,秦皇島市委市政府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務和作為建設一流國際旅游城市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主要指標,在污染物“減增降存”上下功夫,在“精防準治”上求創新,堅持日常監管和應急處置并重,區域聯動與部門聯動同行,向“科學治污”要措施,向“抓實抓細”要成效,確保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
堅持頂層設計,強化高位推動。
面對秦皇島市大氣污染防治減排空間逐漸變小、空氣質量改善空間逐漸變小、各方面壓力越來越大的困難局面,秦皇島市委市政府聚焦大氣污染防治“使命、擔當、目標、任務”,堅持頂層設計,強化高位推動,主要領導親自督導,靠前指揮。秦皇島市委書記王曦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委專題會、調度會,多次作出及時重要指示,布置具體工作。秦皇島市長丁偉先后多次親自赴現場調研,主持召開現場會,作出周密部署,主管副市長高向陽每天坐陣現場調度指揮,及時研究解決每個問題,確保了各項管控措施落實落地。2021年再次實現最好暑期,8、9月兩月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一,特別是進入12月份以來,歷史首次實現天天優良,污染天零比例。
堅持多管齊下,強化區域綜合施治
針對秦皇島市地理擴散條件不利、工業企業體量小、交通路網單一等實際情況,秦皇島市大氣辦聚焦“工業廢氣、汽車尾氣、道路和工地揚塵、散燒、餐飲油煙”五個重點,緊緊扭住“煤企車塵港”五源同治的工作思路,堅持多管齊下,強化區域綜合施治。據統計,2021年秦皇島市清潔取暖共改造7.37萬戶,散煤銷售網點全部取締;對占全市排放量90%以上的86家企業制定“一廠一策”精準化管控方案,實施差異化管控;大型貨車達標治理,平均降低車輛污染排放25%;建筑工地實施正面清單制度,有效提升了揚塵污染管控水平;成立港口工作專班,制定港口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提升治理能力水平。通過一系列減排“組合拳”,為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奠定了扎實基礎。
堅持靶向治理,強化科學精準調度
隨著企業工程減排全面完成,秦皇島市大氣辦充分發揮數字化大氣污染防治指揮調度平臺作用,聚焦“時間、地域、措施”三個環節,堅持靶向治理,強化科學精準調度,時時削峰,走出了一條精準化管控的路子,實現大氣污染防治由“人防”向“人防+技防+大數據”的全面轉變。秦皇島市大氣辦聯合氣象部門堅持每日會商,精準預測污染過程方位,準確定位污染源,精準確定污染成因。一旦發現區域污染高值,10分鐘內初步確定污染成因,當即發布針對性管控指令,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迅速處置,確保染污防治工作及時、精準、有效。
堅持協調聯動,強化集團化作戰
為提高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效能,秦皇島市大氣辦聚焦“人員、機制、保障”三大關鍵,建立完善了調度、督辦、評估、考核等工作制度,堅持協調聯動,強化集團化作戰,形成了分工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屬地為主、分級管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原則,對空氣質量管理實行分點劃片包干機制,由所在地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點位長,由周邊街道(鄉鎮)、社區(村)兩級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網格長、網格員,具體負責全面抓好大氣污染防控,形成一級壓一級,一級向一級負責的局面。12月攻堅期間,市縣兩級大氣辦主要領導全程指揮,工作人員全程在崗,實施24小時值守調度,日均調度50余次,所有指令均在規定時限內落實反饋。同時,市兩辦督查室和大督查組,多次開展針對清潔取暖工作督查督辦,有效確保了工作任務最后一公里落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秦皇島市6項污染物指數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2-01-10
秦皇島市6項污染物指數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6項污染物指數歷史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12月份歷史首次實現天天優良。
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秦皇島市PM2.5年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年度污染物指數歷史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標志著秦皇島市成為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城市。
為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得見藍天白云,呼吸到新鮮空氣,2021年來,秦皇島市委市政府將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政治任務和作為建設一流國際旅游城市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主要指標,在污染物“減增降存”上下功夫,在“精防準治”上求創新,堅持日常監管和應急處置并重,區域聯動與部門聯動同行,向“科學治污”要措施,向“抓實抓細”要成效,確保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
堅持頂層設計,強化高位推動。
面對秦皇島市大氣污染防治減排空間逐漸變小、空氣質量改善空間逐漸變小、各方面壓力越來越大的困難局面,秦皇島市委市政府聚焦大氣污染防治“使命、擔當、目標、任務”,堅持頂層設計,強化高位推動,主要領導親自督導,靠前指揮。秦皇島市委書記王曦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委專題會、調度會,多次作出及時重要指示,布置具體工作。秦皇島市長丁偉先后多次親自赴現場調研,主持召開現場會,作出周密部署,主管副市長高向陽每天坐陣現場調度指揮,及時研究解決每個問題,確保了各項管控措施落實落地。2021年再次實現最好暑期,8、9月兩月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一,特別是進入12月份以來,歷史首次實現天天優良,污染天零比例。
堅持多管齊下,強化區域綜合施治
針對秦皇島市地理擴散條件不利、工業企業體量小、交通路網單一等實際情況,秦皇島市大氣辦聚焦“工業廢氣、汽車尾氣、道路和工地揚塵、散燒、餐飲油煙”五個重點,緊緊扭住“煤企車塵港”五源同治的工作思路,堅持多管齊下,強化區域綜合施治。據統計,2021年秦皇島市清潔取暖共改造7.37萬戶,散煤銷售網點全部取締;對占全市排放量90%以上的86家企業制定“一廠一策”精準化管控方案,實施差異化管控;大型貨車達標治理,平均降低車輛污染排放25%;建筑工地實施正面清單制度,有效提升了揚塵污染管控水平;成立港口工作專班,制定港口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提升治理能力水平。通過一系列減排“組合拳”,為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奠定了扎實基礎。
堅持靶向治理,強化科學精準調度
隨著企業工程減排全面完成,秦皇島市大氣辦充分發揮數字化大氣污染防治指揮調度平臺作用,聚焦“時間、地域、措施”三個環節,堅持靶向治理,強化科學精準調度,時時削峰,走出了一條精準化管控的路子,實現大氣污染防治由“人防”向“人防+技防+大數據”的全面轉變。秦皇島市大氣辦聯合氣象部門堅持每日會商,精準預測污染過程方位,準確定位污染源,精準確定污染成因。一旦發現區域污染高值,10分鐘內初步確定污染成因,當即發布針對性管控指令,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迅速處置,確保染污防治工作及時、精準、有效。
堅持協調聯動,強化集團化作戰
為提高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效能,秦皇島市大氣辦聚焦“人員、機制、保障”三大關鍵,建立完善了調度、督辦、評估、考核等工作制度,堅持協調聯動,強化集團化作戰,形成了分工負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屬地為主、分級管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原則,對空氣質量管理實行分點劃片包干機制,由所在地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點位長,由周邊街道(鄉鎮)、社區(村)兩級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網格長、網格員,具體負責全面抓好大氣污染防控,形成一級壓一級,一級向一級負責的局面。12月攻堅期間,市縣兩級大氣辦主要領導全程指揮,工作人員全程在崗,實施24小時值守調度,日均調度50余次,所有指令均在規定時限內落實反饋。同時,市兩辦督查室和大督查組,多次開展針對清潔取暖工作督查督辦,有效確保了工作任務最后一公里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