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陸海統籌,推進海洋污染防控與生態修復,堅持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
一、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倒逼岸上污染治理。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先后投入專項資金實施了新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工程、戴河入海口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等水環境治理項目,全域河流不設入河排污口。區內入海排污口落實溯源排查和水質監測工作,海岸線取締工業排污口、農業排污口、城鎮污水排污口,生態環境部門和海洋漁業部門累計調配200人次監督檢查入海排放情況。
二、強化河道管理,實行生物資源養護。
加大對河道違法捕撈行為的檢查。今年已開展打擊河道非法電魚專項檢查13次,全面清理取締嚴重破壞漁業資源和環境資源的漁具,打擊涉漁“三無” 船舶,沒收非法捕魚工具3套。
三、加強海岸帶精細化監管,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深入開展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綜合治理,省生態環境廳投資建造了新型多功能浴場內作業電動船2艘,主要用于清除北戴河旅游浴場內零星海蜇及其他漂懸浮垃圾,服務保障浴場內生態環境和服務功能。目前進入舾裝和裝修階段,預計6月可到達戴河口漁港,進入試運營和保障狀態。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政府租賃2艘清理船及相關配套設施,重點清除旅游旺季漁港內水域的零星溢油及海漂垃圾,保障漁港內水域環境。
四、強化風險防范,確保海洋環境安全。
謀劃建立海洋赤潮監測、預警、應急處置體系,已設立14個重點河口、漁港監測站點,提前開展赤潮預警監測工作。開展近岸海域環境基礎狀況調查,全面掌握重點海域水質指標、浮游植物、麻痹性貝毒藻類等水環境因子,積累赤潮監測預警預判數據。購置輕便型自動化粘土噴灑設備12套,引進新型赤潮消除改性粘土,提升核心區海域溢油、海漂垃圾清理和赤潮消除應急處置能力。
6月底前組織一次全要素、實戰型的重點海域赤潮應急消除演練,保障現場治理、后勤補給、船隊調動等各環節無縫銜接、高效配合,提高消除作業人員的應急反應能力,完善赤潮應急消除體系建設。7月1日赤潮應急消除隊伍進入應急保障狀態,適時開展預防性消除作業,做到早期預警、快速響應、高效組織,完成目標海域赤潮應急消除任務,最大限度消除赤潮對北戴河近岸海域的影響。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提升科學治理水平 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突破
來源:北戴河 時間:2022-06-17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陸海統籌,推進海洋污染防控與生態修復,堅持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
一、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倒逼岸上污染治理。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先后投入專項資金實施了新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工程、戴河入海口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等水環境治理項目,全域河流不設入河排污口。區內入海排污口落實溯源排查和水質監測工作,海岸線取締工業排污口、農業排污口、城鎮污水排污口,生態環境部門和海洋漁業部門累計調配200人次監督檢查入海排放情況。
二、強化河道管理,實行生物資源養護。
加大對河道違法捕撈行為的檢查。今年已開展打擊河道非法電魚專項檢查13次,全面清理取締嚴重破壞漁業資源和環境資源的漁具,打擊涉漁“三無” 船舶,沒收非法捕魚工具3套。
三、加強海岸帶精細化監管,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深入開展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垃圾綜合治理,省生態環境廳投資建造了新型多功能浴場內作業電動船2艘,主要用于清除北戴河旅游浴場內零星海蜇及其他漂懸浮垃圾,服務保障浴場內生態環境和服務功能。目前進入舾裝和裝修階段,預計6月可到達戴河口漁港,進入試運營和保障狀態。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政府租賃2艘清理船及相關配套設施,重點清除旅游旺季漁港內水域的零星溢油及海漂垃圾,保障漁港內水域環境。
四、強化風險防范,確保海洋環境安全。
謀劃建立海洋赤潮監測、預警、應急處置體系,已設立14個重點河口、漁港監測站點,提前開展赤潮預警監測工作。開展近岸海域環境基礎狀況調查,全面掌握重點海域水質指標、浮游植物、麻痹性貝毒藻類等水環境因子,積累赤潮監測預警預判數據。購置輕便型自動化粘土噴灑設備12套,引進新型赤潮消除改性粘土,提升核心區海域溢油、海漂垃圾清理和赤潮消除應急處置能力。
6月底前組織一次全要素、實戰型的重點海域赤潮應急消除演練,保障現場治理、后勤補給、船隊調動等各環節無縫銜接、高效配合,提高消除作業人員的應急反應能力,完善赤潮應急消除體系建設。7月1日赤潮應急消除隊伍進入應急保障狀態,適時開展預防性消除作業,做到早期預警、快速響應、高效組織,完成目標海域赤潮應急消除任務,最大限度消除赤潮對北戴河近岸海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