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水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衡水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王之敬介紹,今年以來,該市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從三個方面“聚焦”發力,取得階段性成效。
聚焦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深入開展“五聚焦五強化”隊伍建設活動,靶向解決執法隊伍能力不足、本領恐慌問題。開展執法人員隊列訓練和技能比武,加強執法業務培訓,堅持理論教育培訓和現場執法培訓相結合。截至目前,共組織全系統執法人員參加“線上+線下”培訓6次。
聚焦科技支撐,全面推進非現場執法監管。投入148萬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應用生態環境區塊鏈固證體系,將分表計電原始數據上傳到區塊鏈終端服務器和區塊鏈固證平臺,平臺進行存儲、校驗、分析,確認無誤后生成司法認可的區塊鏈保全證書,為違法證據線上固證提供技術和司法支撐,實現電子數據司法“可信”。同時,依托省智慧環保管理平臺和智慧環保執法平臺,通過分表計電平臺和區塊鏈固證平臺構建“2+2”非現場監管體系。通過分表計電平臺擴增預警功能,及時發送預警信息,做到“發現異常即預警、產生報警即核查”,對非主觀輕微違法行為及時督促整改,主觀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到位。目前,4397家企業已完成分表計電設施安裝聯網,19013臺分表計電設備完成數據上鏈,市平臺共推送預警信息57946條,省平臺推送電量處置單數量較同期下降了60.46%。
聚焦關鍵領域,扎實開展執法幫扶專項行動。圍繞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工作,堅持做好各項執法幫扶工作,持續抓好重點領域執法監管。截至目前,全市辦理行政處罰案件692件,處罰金額2337萬元,環保配套辦法適用案件32件,對環境違法行為形成有力打擊。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定《衡水市生態環境局2023年“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和“雙隨機”抽查計劃,動態更新“雙隨機”企業庫、執法人員庫和生態環境保護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截至目前,抽查企業3780家,其中現場抽查2289家,非現場抽查1491家。組織開展全市大氣強化督導幫扶工作。組織開展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排查整治1350家重點企業,發現并整改完成問題456個。
開展直排涉水企業排查整治工作。以轄區內白洋淀流域為重點開展執法檢查,加強對涉水企業和涉水點位的環境執法監管。通過對2家污水處理廠和14家涉水企業核查,共發現1個立行立改類問題,現已完成整改。開展涉危險廢物執法檢查專項行動。共檢查企業530家,發現問題145個,其中限期整改1個,立行立改144個,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持續推動秸稈禁燒管控。全市露天焚燒火情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6%,監管水平和管控效果明顯提高。其他專項執法檢查行動。持續開展散煤復燃、餐飲油煙整治、“散亂污”企業清理等專項執法檢查,累計出動18137人次。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共出動人員2300余人次,排查企業、工業園區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等點位1013家,累計發現問題302個。高標準開展“兩打”專項行動,充分利用信訪舉報和科技手段,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截至目前,省生態環境廳認定“兩打”案件共8例。開展分表計電設施整治行動。突出解決點位安裝不合理不全面、數據質量差、數據缺失、停產申報不及時、胡亂標記等問題,切實發揮分表計電系統實效。全面開展自動監控設施安裝聯網工作,對照系統排查明確的安裝名單,確保環境監管重點單位自動監控設施“應裝盡裝、應聯盡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衡水市高效有序開展生態環境執法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3-11-20
日前,衡水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衡水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王之敬介紹,今年以來,該市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從三個方面“聚焦”發力,取得階段性成效。
聚焦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深入開展“五聚焦五強化”隊伍建設活動,靶向解決執法隊伍能力不足、本領恐慌問題。開展執法人員隊列訓練和技能比武,加強執法業務培訓,堅持理論教育培訓和現場執法培訓相結合。截至目前,共組織全系統執法人員參加“線上+線下”培訓6次。
聚焦科技支撐,全面推進非現場執法監管。投入148萬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應用生態環境區塊鏈固證體系,將分表計電原始數據上傳到區塊鏈終端服務器和區塊鏈固證平臺,平臺進行存儲、校驗、分析,確認無誤后生成司法認可的區塊鏈保全證書,為違法證據線上固證提供技術和司法支撐,實現電子數據司法“可信”。同時,依托省智慧環保管理平臺和智慧環保執法平臺,通過分表計電平臺和區塊鏈固證平臺構建“2+2”非現場監管體系。通過分表計電平臺擴增預警功能,及時發送預警信息,做到“發現異常即預警、產生報警即核查”,對非主觀輕微違法行為及時督促整改,主觀違法行為嚴厲查處到位。目前,4397家企業已完成分表計電設施安裝聯網,19013臺分表計電設備完成數據上鏈,市平臺共推送預警信息57946條,省平臺推送電量處置單數量較同期下降了60.46%。
聚焦關鍵領域,扎實開展執法幫扶專項行動。圍繞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工作,堅持做好各項執法幫扶工作,持續抓好重點領域執法監管。截至目前,全市辦理行政處罰案件692件,處罰金額2337萬元,環保配套辦法適用案件32件,對環境違法行為形成有力打擊。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定《衡水市生態環境局2023年“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和“雙隨機”抽查計劃,動態更新“雙隨機”企業庫、執法人員庫和生態環境保護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截至目前,抽查企業3780家,其中現場抽查2289家,非現場抽查1491家。組織開展全市大氣強化督導幫扶工作。組織開展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排查整治1350家重點企業,發現并整改完成問題456個。
開展直排涉水企業排查整治工作。以轄區內白洋淀流域為重點開展執法檢查,加強對涉水企業和涉水點位的環境執法監管。通過對2家污水處理廠和14家涉水企業核查,共發現1個立行立改類問題,現已完成整改。開展涉危險廢物執法檢查專項行動。共檢查企業530家,發現問題145個,其中限期整改1個,立行立改144個,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持續推動秸稈禁燒管控。全市露天焚燒火情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6%,監管水平和管控效果明顯提高。其他專項執法檢查行動。持續開展散煤復燃、餐飲油煙整治、“散亂污”企業清理等專項執法檢查,累計出動18137人次。開展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共出動人員2300余人次,排查企業、工業園區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等點位1013家,累計發現問題302個。高標準開展“兩打”專項行動,充分利用信訪舉報和科技手段,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截至目前,省生態環境廳認定“兩打”案件共8例。開展分表計電設施整治行動。突出解決點位安裝不合理不全面、數據質量差、數據缺失、停產申報不及時、胡亂標記等問題,切實發揮分表計電系統實效。全面開展自動監控設施安裝聯網工作,對照系統排查明確的安裝名單,確保環境監管重點單位自動監控設施“應裝盡裝、應聯盡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