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草原生態治理、濕地保護修復……為深入推進“三北”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全力以赴建設“首都兩區”,近年來,張家口市堅持向綠而行,持續抓好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等工作,堅決筑牢京津冀綠色生態屏障。截至目前,基本建成以沿冀蒙邊界防風阻沙防護林、沿壩水源涵養防護林、農田牧場防護林、沿河沿路防護林、淺山丘陵水保經濟林、深山區水源涵養防護林為骨干的生態防護體系框架,其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成效正逐步顯現。
持續開展國土綠化。張家口市高質量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張承壩上地區植樹造林、京冀生態水源林等國家重點項目,每年按計劃推進各項綠化工程,今年,張家口市計劃實施營造林106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15萬畝,截至目前,已完成營造林39.63萬畝,占總任務37.38%。據了解,2000年至2017年全市已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2141.28萬畝,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1534萬畝,治理退化草原158.57萬畝,建成國家級濕地公園8個,創建省級森林城市8個,省級森林鄉村109個。沙化土地連續四個監測周期縮減,在全省減幅最高,重度以上沙化土地基本消失,中度、重度沙化土地轉為輕度沙化土地,張家口市由沙塵暴加強區變為阻滯區。
著力打造綠色產業。張家口市緊盯國家林草發展新形勢,聚焦超長期國債、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和省林草項目等重點投資方向,謀劃了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等一批投資額大、帶動力強、影響面廣的重大項目。進一步加強經濟林新造改造,做強杏扁、榛子、棗三大林果產業,做大林下經濟、種苗花卉、森林旅游、生物質能源、林產品加工五大產業,培育了“3+5”林草產業體系。經濟林實有種植面積達到385萬畝,林產品總產量近47萬噸,林草產業總產值達到71.14億元。
探索開發林業碳匯。張家口市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發揮碳交易在生態價值轉換、綠色金融等方面的作用,與國泰君安等公司合作建立區域碳交易市場模式,持續深耕碳交易、碳金融綠色低碳產業,推動氣候友好型、綠色低碳型項目創新突破、落地轉化,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和雙碳“1+N”政策體系,成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成功打造林業碳匯“碳中和”示范,圓滿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碳中和任務,向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捐贈林業碳匯量5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低碳冬奧賽區建設納入生態環境部低碳典型案例。
穩步推進林(草)長制。聚焦“長”和“制”兩個關鍵,持續完善管護機制,壓實各級林(草)長責任。張家口市建立完善了市縣兩級林(草)長制智慧管理平臺,充分發揮林(草)長制APP平臺作用,推進林草資源保護發展政策、服務、監管全覆蓋;全面推動“林(草)長+檢察長+警長+河湖長+護林(草)員+執法人員+技術員”管理體系,形成司法監督、行政履職、技術保障同向發力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21名市級、393名縣級、635名鄉級、6080名村級總林(草)長主動履職盡責、護綠守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張家口:全力筑牢京津冀綠色生態屏障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4-06-20
植樹造林、草原生態治理、濕地保護修復……為深入推進“三北”防護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全力以赴建設“首都兩區”,近年來,張家口市堅持向綠而行,持續抓好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等工作,堅決筑牢京津冀綠色生態屏障。截至目前,基本建成以沿冀蒙邊界防風阻沙防護林、沿壩水源涵養防護林、農田牧場防護林、沿河沿路防護林、淺山丘陵水保經濟林、深山區水源涵養防護林為骨干的生態防護體系框架,其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成效正逐步顯現。
持續開展國土綠化。張家口市高質量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張承壩上地區植樹造林、京冀生態水源林等國家重點項目,每年按計劃推進各項綠化工程,今年,張家口市計劃實施營造林106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15萬畝,截至目前,已完成營造林39.63萬畝,占總任務37.38%。據了解,2000年至2017年全市已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2141.28萬畝,2017年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1534萬畝,治理退化草原158.57萬畝,建成國家級濕地公園8個,創建省級森林城市8個,省級森林鄉村109個。沙化土地連續四個監測周期縮減,在全省減幅最高,重度以上沙化土地基本消失,中度、重度沙化土地轉為輕度沙化土地,張家口市由沙塵暴加強區變為阻滯區。
著力打造綠色產業。張家口市緊盯國家林草發展新形勢,聚焦超長期國債、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和省林草項目等重點投資方向,謀劃了林草濕荒一體化保護修復等一批投資額大、帶動力強、影響面廣的重大項目。進一步加強經濟林新造改造,做強杏扁、榛子、棗三大林果產業,做大林下經濟、種苗花卉、森林旅游、生物質能源、林產品加工五大產業,培育了“3+5”林草產業體系。經濟林實有種植面積達到385萬畝,林產品總產量近47萬噸,林草產業總產值達到71.14億元。
探索開發林業碳匯。張家口市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發揮碳交易在生態價值轉換、綠色金融等方面的作用,與國泰君安等公司合作建立區域碳交易市場模式,持續深耕碳交易、碳金融綠色低碳產業,推動氣候友好型、綠色低碳型項目創新突破、落地轉化,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和雙碳“1+N”政策體系,成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成功打造林業碳匯“碳中和”示范,圓滿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碳中和任務,向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捐贈林業碳匯量5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低碳冬奧賽區建設納入生態環境部低碳典型案例。
穩步推進林(草)長制。聚焦“長”和“制”兩個關鍵,持續完善管護機制,壓實各級林(草)長責任。張家口市建立完善了市縣兩級林(草)長制智慧管理平臺,充分發揮林(草)長制APP平臺作用,推進林草資源保護發展政策、服務、監管全覆蓋;全面推動“林(草)長+檢察長+警長+河湖長+護林(草)員+執法人員+技術員”管理體系,形成司法監督、行政履職、技術保障同向發力的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21名市級、393名縣級、635名鄉級、6080名村級總林(草)長主動履職盡責、護綠守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