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承德市通過夯實責任保水、高效監管護水、協同合作管水、合力攻堅治水和筑牢屏障涵水五個方面,創新構建“人防+技防+聯防+統防+綠防”體系,用“河湖長制+”工作機制深化河湖治理和保護變革。
構建“人防”體系,夯實責任保水。堅持有責有效,創建“河湖長+林長+河湖管理員+志愿者”管護組織,年投入資金1.1億元,聘請5432名群眾擔任河湖管理員,實行績效考核,開展網格化巡查,成立民間河長隊、青年護河隊、小河長隊、志愿服務隊四支隊伍,常態化開展衛生清潔、宣傳發動。
構建“技防”體系,高效監管護水。堅持科技賦能,實施“智能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智慧監管,整合防火、護路、斷面監測等1364個可視化探頭,建立14個監管平臺,定人、定位、定崗全天候值班值守、不間斷預警,實現重點水系河流全天候智慧監管全覆蓋,累計下達督辦單1565次、整改問題3852個。
構建“聯防”體系,協同合作管水。堅持跨部門、跨區域協作,實施“上下游+左右岸”聯防聯控,實行“河湖長+警隊長+檢察長”聯合處置,執法巡查敏感水域、重點部位等5500多處,處置公益訴訟案件97件。與海委引灤局創建潘家口水庫聯防聯治聯建和“一局三縣”(引灤局、寬城、興隆、遷西)公益訴訟協作長效機制,與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及省內接壤縣(市、區)簽署跨界合作協議。
構建“統防”體系,合力攻堅治水。堅持一河一策,實施“全方位+全時段”統防統治,緊盯凌汛期和汛期水質,凌汛期合理調控上游水庫水量。緊盯“四亂”難點,集中開展巡河月攻堅,常態化開展骨干河道、中小河流、農村河湖清理,有力有效清存量、遏增量,累計清理“四亂”問題1806個、礙洪問題466個。
構建“綠防”體系,筑牢屏障涵水。堅持治根治本,實施“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生態治理”增綠復綠,建設固沙林、涵養林、經濟林、防護林、風景林五大體系,有林地面積達到35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03%;立體推進草地生態修復提升,草地面積達670萬畝,草原植被蓋度穩定在73%以上;關閉礦山291家、壓減礦權608個,修復礦山62平方公里,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32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承德:“五防”體系創新河湖管護新模式
來源:科技與宣傳教育處 時間:2024-02-29
2023年以來,承德市通過夯實責任保水、高效監管護水、協同合作管水、合力攻堅治水和筑牢屏障涵水五個方面,創新構建“人防+技防+聯防+統防+綠防”體系,用“河湖長制+”工作機制深化河湖治理和保護變革。
構建“人防”體系,夯實責任保水。堅持有責有效,創建“河湖長+林長+河湖管理員+志愿者”管護組織,年投入資金1.1億元,聘請5432名群眾擔任河湖管理員,實行績效考核,開展網格化巡查,成立民間河長隊、青年護河隊、小河長隊、志愿服務隊四支隊伍,常態化開展衛生清潔、宣傳發動。
構建“技防”體系,高效監管護水。堅持科技賦能,實施“智能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智慧監管,整合防火、護路、斷面監測等1364個可視化探頭,建立14個監管平臺,定人、定位、定崗全天候值班值守、不間斷預警,實現重點水系河流全天候智慧監管全覆蓋,累計下達督辦單1565次、整改問題3852個。
構建“聯防”體系,協同合作管水。堅持跨部門、跨區域協作,實施“上下游+左右岸”聯防聯控,實行“河湖長+警隊長+檢察長”聯合處置,執法巡查敏感水域、重點部位等5500多處,處置公益訴訟案件97件。與海委引灤局創建潘家口水庫聯防聯治聯建和“一局三縣”(引灤局、寬城、興隆、遷西)公益訴訟協作長效機制,與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及省內接壤縣(市、區)簽署跨界合作協議。
構建“統防”體系,合力攻堅治水。堅持一河一策,實施“全方位+全時段”統防統治,緊盯凌汛期和汛期水質,凌汛期合理調控上游水庫水量。緊盯“四亂”難點,集中開展巡河月攻堅,常態化開展骨干河道、中小河流、農村河湖清理,有力有效清存量、遏增量,累計清理“四亂”問題1806個、礙洪問題466個。
構建“綠防”體系,筑牢屏障涵水。堅持治根治本,實施“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生態治理”增綠復綠,建設固沙林、涵養林、經濟林、防護林、風景林五大體系,有林地面積達到355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03%;立體推進草地生態修復提升,草地面積達670萬畝,草原植被蓋度穩定在73%以上;關閉礦山291家、壓減礦權608個,修復礦山62平方公里,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32個。